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SPSS专题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2005-2006年中国路由器市场年度分析报告

报告出处:中关村在线  发布日期:2006年02月27日 09:48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电脑
调查机构:中关村在线
报告来源:慧聪网

报告内容:
    2005年中国有线网络市场呈平稳增长状态,网民增长速度的进一步提高,更使家用网络产品起到重要带动作用。

    2005年,中国路由器市场仍为几家传统厂商所垄断,新兴品牌的崛起之势并不明显。在家用及中小企业级路由器市场中,低价产品的关注度仍相当高,而在高技术含量、高规格路由器市场中,由于核心技术上的劣势,国内品牌基本未被用户所关注。

    一、市场结构分析

    (一) 品牌格局

    目前,中国中低端有线网络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垄断现象,根据ZDC的数据显示,在中低端路由器领域中,仅有十家品牌参与正式竞争,而前五大品牌便赢得了高达90.3%的关注比例。



图1 2005年度中国市场最受关注的十大路由器品牌


    在路由器市场最受用户关注的品牌当属TP-LINK,其在2005年度的关注比例高达48.2%。在TP-LINK内部,依靠巨大的销量和规模效应给TP-LINK创造了一块独有的成本洼地,使其在依靠价格优势占领市场的同时,也给自己打造了一种特殊的良性循环机制。

    占据第二位的为D-Link。D-LINK在全球家用网络市场中一直稳居榜首,但由于近几年渠道策略的变更,使其在2005年以前并没有在中国体现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而在2005年,D-Link增长迅速,最终赢得了1/5即20%的关注比例。

    华为以10.9%的关注比例位居第三。华为属于2005年中国网络市场中的一匹黑马,借助“华为”这一社会品牌的影响力,华为在网络市场上的发展突飞猛进,并最终在2005年度跻身路由器品牌关注排行榜的前三甲之列。

    占据第四至第七位的品牌分别为CISCO、Netcore、金浪和LINKSYS,关注比例依次为7.2%、4.1%、2.7%和2.3%。CISCO和LINKSYS同属一个集团下的两大品牌,CISCO得益于在企业级应用上的高知名度而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相比之下,LINKSYS受制于高价位并没吸引太多用户关注,关注比例仅为2.3%。

    位居第八至第十的品牌分别为Vigor、阿尔法和网件,三者关注度较低,关注比例处于1%左右。

    综合分析,在有线网络领域中,依靠价格优势国内品牌的排名得以靠前,但如在绝对的高端领域,国内品牌尚未拥有太多竞争能力,国内品牌在网络领域的影响力亟待加强。

    同时,目前,很多中国网络品牌正在全面进入迅速增长的无线领域,国内网络品牌则很有可能通过这一难得的机遇打开新的局面,在传统家用有线产品逐步退出市场后,品牌格局将有可能呈现全新的面貌。

    (二) 产品结构

    从2005年度路由器产品关注排行可表明,中国中、低端网络产品市场被TP-LINK和D-LINK两大品牌绝对垄断。在最受关注的前十款路由器中,TP-LINK共占据了五个席位,D-LINK占据四个席位,剩下一席被NETCORE所获得。



图2 2005年度最受用户关注的前十款路由器


    位居排行榜前两位的均为TP-LINK产品,型号分别为R410和R402M。TP-Link R410夺魁的主要原因与其上市时间较长、用户口碑较好有很大关系。但根据2005年四个季度的产品关注排行变化来看,TP-LINK R410已经不再是市场主流,真正的主流产品应属于位居第二的TP-LINK R402M。
TP-LINK R402M是一款非常典型的中国式产品,售价约为115元。虽然其不是价格最低的一款产品,但以TP-LINK的品牌和10至20元的差价,该产品完全有实力击败一些上市时间尚短的品牌所推出的产品。

    占据第三至第五的产品分别为D-Link DI504、TP-Link R402和D-Link DI604+,三者关注度比较接近,关注指数均略高于2万点。

    后入围的五款产品关注度较低,产品型号分别为TP-Link R460、Netcore 2105NR、D-Link DI704P、D-Link DI602LB和TP-Link R470。

    综合来看,在入围2005年度最受用户关注的前十款路由器中,有七款产品可以明确定义为家用产品,其平均价格仅为170.7元,这显示出了目前家庭用户对路由器的心理承受价位。入围的三款企业级无线路由器价格最高的仅为1350元,最低的仅为320元。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这三款产品在2005年第3和第4季度中的排名均已被挤出前十,这正显示出国内家用路由器需求正在呈稳步增长状态。

    另外,根据2005年度的产品关注排行可显示出,在路由器领域尤其是家用级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异常严重。除了在安全功能上略有不同外,一般产品的配置如出一辙。这也表明,目前有线网络正在经历换代更新的阶段,在百兆网络可以满足一般中、低端用户需求的情况下,产品的升级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

    二、重点厂商竞争力评价

    (一) TP-LINK

    TP-LINK在路由器的统治地位目前仍令其他品牌难以与之抗衡,但是在其他品牌全力推广产品产生的连锁反应下,TP-LINK在2005年四个季度的关注度呈现了下滑趋势。



图3 2005年1-4季度TP-LINk路由器关注比例走势


    根据ZDC数据显示,TP-LINK在2005年上半年关注度相当高,所占关注比例在60%以上,但到下半年,其关注度出现明显下滑,到第4季度其关注比例仅为35.5%。第4季度相比第1季度共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

    在2005年度,TP-LINK采取了多项举措改变其品牌形象或提高品牌效益。

    为逆转廉价品牌形象,TP-LINK多次提出品牌价值升级策略,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技术研发均加大了投入力度,而TP-LINK的品牌也从原廉价网络品牌形象逐步转变为了廉价网络品牌中可信任的品牌形象。在品牌效益提升上,TP-LINK采取了渠道带动策略,以渠道推广来提升品牌效益。

    除品牌效益外,TP-LINK面临的另一大问题在于如何保持价格优势。众所周知,新兴品牌和某些国外品牌已经加紧对中国市场的推广力度。一方面,大品牌采用了追逐策略,拉近与TP-LINK的距离;另一方面,新兴品牌大多以TP-LINK为主要目标,以更低的价格吸引用户,而最终造成的结果必定是TP-LINK市场份额的流失。因此,作为曾经的霸主,TP-LINK在2006年的品牌策略将至关重要。

    (二) D-LINK



图4 2005年1-4季度D-LINk路由器关注比例走势


    作为借用全球规模效应的品牌,D-LINK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更强,因此虽然在中国市场中几经起伏,D-LINK的品牌影响力一直较大。作为民用级产品的主流品牌,D-LINK没有CISCO的高端形象,但却在品质方面,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2005年,D-Link市场关注度稳步增长,从第1季度的12.2%上升到第4季度的26.1%,增幅一倍多。

    分析2005年D-LINK品牌关注度的增长,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

    首先,全面投入产品。通过渠道端的资料显示,D-LINK拥有相当长的产品线,产品规格丰富而完整,而且完全贯彻到渠道中。

    其次,加大推广力度。D-LINK在2005年的推广力度较大,广告已经涉及大多数主流IT媒体,加之在各类评测中D-Link都得到了较高评价,使得D-Link在宣传攻势上的投入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第三,追逐式价格策略。D-LINK在2005年采取了追逐式价格策略,成功拉近了与TP-LINK之间的价格差距,由此大量瓜分中低端市场。在网络产品平均价格不断下降的大环境下,D-Link已经尝到了降价的甜头。

    (三) 华为



图5 2005年1-4季度华为路由器关注比例走势


    位列年度品牌关注第三的华为属于2005年中国网络市场中的黑马,其关注比例从第1季度的2.7%快速提升到第4季度的15.4%,在品牌关注排行榜的位置也从第五名升至第三名。

    华为品牌的增长速度之猛,更大程度上是借助“华为”这一社会品牌的影响力。作为一家中国著名的品牌,华为在经济领域、经营领域、管理领域、电信领域等方面的频繁露面,以及其在国家级媒体中,所打造出的形象,为其全线产品的推广注入了极大动力。

    2005年之前,华为仅被作为高端网络级的品牌,而2005年之后,华为家用产品的不断推出,迅速占领市场。这一功劳除了品牌效应外,最重要的自然还是价格。

    以2005年网络产品关注度排名看,华为的家用路由器产品BR104,价格为135元。与TP-LINK的差价仅为20-30元。而与大多数品牌相比,这一价格绝对处在主流地位。在用户选择时,其品牌效应带来的拉动力极其明显。

    但是,华为产品关注度的提升背后,却有着产品线过短的致命伤。从目前市场销售的情况来看,华为家用级产品仅有两到三款,其余仍以企业级为主。由此判断,家用领域中的迅速成长,只是华为无心插柳之作。

    从市场渠道上看,华为目前没有一个家用产品形象店或专柜,渠道支持在家用产品中体现也不明显。要在未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华为的家用领域中的投入显然还需要更大力度。

    (四) CISCO和LINKSYS



图6 2005年1-4季度CISCO和LINKSYS路由器关注比例走势


    CISCO和LINKSYS同属一个集团下的两大品牌,前者专攻高端,后者专做家用市场。从2005年度二者的表现来看,专攻高端的CISCO整体关注度明显高于专做家用的LINKSYS。从各季度的关注度走势来看,二者在2005年度均出现下滑态势,相比之下,CISCO降幅更大,其从第1季度的7.6%下滑至第4季度的5.9%;而LINKSYS最大降幅尚不到1个百分点。

    造成CISCO整体关注度高,LINKSYS关注度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于CISCO而言,作为核心技术的拥有者,在企业级应用方面,CISCO品牌深受消费者信赖。同时,由于企业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明显高于家庭用户,因此削弱了价格优势所产生的吸引力。

    另外,CISCO的中小企业级产品线异常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应用,而且在2000元至10000元的价格区间中,CISCO可以实现建设、升级、换代的全系列解决方案,标准的统一,吸引了极高的用户忠诚度。

    而对于LINKSYS而言,虽然其广告力度已经相当强大,但过高的售价,使LINKSYS的产品在年度产品关注排名中,仅排到28名。未来,LINKSYS只能首先解决成本和价格问题,才有望提升其关注度,而一旦问题得以解决,LINKSYS极有可能震撼整个中国中低端网络市场格局。

    (五) 其他品牌

    路由器其他品牌可大致分为两大阵营,一是有一定网络产品历史,以关系模式营销为主要销售渠道,或者以低成本进行运作,凭借产品的低价,力求拼得市场中的立足之地的品牌。但由于规模上的巨大差距,这类企业以制造为核心经营内容,很难在品牌效应上取得较大成绩。

    另一类品牌大多为新兴品牌,例如华硕、联想、网件等,大多在传统有线网络上投入较小,全力投入到无线网络的斗争中。

    三、市场发展趋势及预测

    总体来看,路由器在2006年将会呈现出如下几大发展趋势:

    •有线网络产品的增长速度减缓

    有线网络产品已经形成绝对的垄断局面,而且我们注意到新兴网络品牌,已经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放弃对中、低端市场的争夺。失去了新鲜血液的支持,这一现象表明,厂商已经减少了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侧面反应出,全行业正在将重心转移至迅速升温的无线网络。以目前的市场状态来看,在一、二级城市,无线网络产品替代有线网络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朗。而未来一段时间,有线路由器的增长动力,将主要来自三、四、五级城市的网络普及。

    •国内市场将会维持以中国品牌为主的格局

    根据ZDC的关注度数据显示,中国路由器品牌在国内市场中占据绝对地位。在技术含量下降,制造工艺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中国占有制造方面的绝对优势。因此在有线中、低端产品中,国外企业难以形成强竞争力。

    •产品的未来发展将向安全性转移

    2005年的路由器产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性。作为目前极少可以抓住的卖点,各厂商将会在2006年加强产品的安全性能。同时,在这一方面,会将产品进一步细分,在家庭用户的需求上,会有更大的扩展。

    •有线路由器的价格下降空间不大

    由于产品的利润值较低,足够的销量是考核厂商能否赢利的唯一标准,这就意味着厂商面临着极大的销售压力。在市场增长速度放慢的前提下,各品牌将会放弃降价的竞争手段,以保证目前并不太高的利润率。同时,在通过开发新的功能的情况下,价格的维持将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一环。

    另外,以目前产品售价,在成本没有大幅下降的前提下,由于市场仅为少数厂商瓜分,因此,传统有线路由器的利润率将会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在个别不发达城市,其利润率还有增涨的可能。总体来说,价格在2006年出现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很小。

   

  (全文结束)

行业分类

免费报告搜索
关键字: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