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家庭)理财市场研究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个人理财
调查机构:上海大正
报告来源:上海大正
报告内容:
随着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各类金融机构都认识到了中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推出各种理财服务。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打造自己的品牌成了各金融机构的首要目标。同时, 对中国个人理财市场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了解成了各金融机构所要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大正于2006年开展的中国个人(家庭)理财市场的研究中,对以下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1、中国家庭金融资产总量及分布
2、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的存在状态/投资结构
3、特定人群的基本投资理念
4、特定人群对主要金融机构的态度/品牌态度
下文为该行业研究报告的几个重要部分作一下概要介绍,供先睹为快。
2004年中国家庭金融资产总量达到1.44万亿美元。目前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市场条件更加开放,居民金融资产也在进一步积累;年增长率接近于10%。到2009年,中国大陆的金融资产将达到2.63万亿美元。
中国的金融资产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种趋势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改变。
不到0.5%的中国家庭拥有全国家庭金融资产的60%以上;在富有人群(金融资产超过10万美元)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金融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中国富有人群的金融资产在未来几年将以13%左右的比例增长,高于10%的全国水平。
储蓄在中国居民金融资产中占七成,在所有金融资产中居首位。中国不同地区居民的金融资产无论在总量还是结构均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上海居民的储蓄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有40%左右;而在同样是发达城市的北京,居民的储蓄比例却基本和全国平均水平一致。
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富人不同,中国的富人更乐于自己理财。他们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
一个典型的财富组合结构一般以巨大的现金储备作为财富安全的保障。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富人在性质上与欧美富人非常不同。中国的大部分财富是过去20年创造出来的,而中国的富人是投资与房地产、制造业、零售业及信息科技等行业的创业家。欧美的财富则是旧的继承财产和新的创业财产的混合体。此外,中国富人具有高度的投机特征,并对风险有很强的承受能力
– 这于他们的创业家背景有关,所以在中国理财市场的富有客户更倾向与直接参与投资决定过程。
他们经历过创业,并由此积累了财富,所以很多人坚信自己要比理财机构那些未经历连的经理人更有能力得到高回报。
中国国内现在的理财业务还处于发展阶段,由于中国的特定国情,它在中国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从客户层面来讲,理财业务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受到下面这些因素的影响:
1、 传统怕“露富”心理影响理财行为的深入进行
国人在财富方面,传统上比较低调,不愿意透露个人财产,担心没了隐私。理财经理不充分了解客户财务,也就无法提供全面的财务建议,只能局限在办理具体产品交易、提供信息、优先优惠服务等方面,令理财难以深入。而银行短期内又很难树立品牌形象,树立诚信、专业形象,消除客户担心。瑞士私人银行业之所以吸引大量客户,有三个因素,1是政治上的中立性,2是严格的保密条款,3是数字帐户(又称匿名帐户)政策,这三点让很多客户“放心”,我们未来与瑞士银行等境外银行争夺大客户时,要充分研究客户心理,削弱客户的怕“露富”心理。
2、 对理财服务的认识还有很多误区
部分客户认为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就是委托资产管理,关心回报率。有些客户认为银行理财客户经理只提供建议,用处不大,在投资理财时完全相信自己。有些客户认为理财服务还是外资银行好,不信任内地银行。
3、 理财积极性还需要提高
相当一部分客户的财富没有得到合理安排,财富没有得到充分打理,自己不会理财,但又担心风险,不放心交给别人,所以大量资金存放在银行储蓄、国债上,对理财抱着消极的态度。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