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小地方的女人挺幸福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社会问题
调查时间:2005年
调查机构:零点数据
报告来源:零点数据
报告内容:
你看过电影《甜蜜蜜》和《如果爱》吗?如果看过,你就一定忘不了两部电影里两个女孩因为羡慕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甘当南飘和北飘的故事。对女性而言,大都会,充满诱惑,是快乐所在,幸福之地。但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网的最新调查结果发现:小城镇和农村女性比城市女性更知足和幸福。现代女性特别是城市女性面临着就业、养家等多重压力,来自家人的关爱和支持显得非常重要。同时,考察男女两性对幸福感受的评价,发现两者看法差异微小,幸福感的评价得分趋于一致。该项调查结果基于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合作完成的“2005年零点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指数研究”。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南通8个城市,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辽宁锦州北宁、河北石家庄辛集、湖南岳阳临湘、四川成都彭州、陕西咸阳兴平7个小城镇及其周边农村地区的2255名18-60岁女性常住居民(农村是16-60岁)进行的入户访问。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 0.94%。
“小地方”女人更幸福,绍兴女性满意度最高
200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城镇和农村女性比城市女性更知足,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城市女性(66.2分)对生活的满意度略低于城镇和农村女性(分别为67.8分和69分)。在所有调查的地区中,浙江绍兴诸暨的女性对自己的生活最满意(75.4分)。
2005年,七大城市女性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均没有超过70分。分城市看,北京(69.8分)和上海(68.2分)女性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而武汉(62.0分)、广州(62.2分)和西安(62.4分)的得分较低。与2004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城市女性的生活满意度有微幅下降,其中上海和成都的评价得分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了8.2分和5.4分)。
2005年调查的七个小城镇及其下属农村中,浙江绍兴诸暨(75.4分)和河北石家庄辛集(71.0分)的女性对生活的满意度相对较高,而陕西咸阳兴平(得分为65.8分)女性的评分较低。
考察2005年城乡女性对幸福感的评价,也可以看到,小城镇及农村女性的幸福感更高。
在小城镇及其下属农村中,浙江绍兴诸暨(81.6分)和辽宁锦州北宁(80.4分)女性的幸福感受较强。在大城市中,北京女性的幸福感较强。
付出与回报,性别差异大
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女性参与工作的比例一直较高。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04年以来,中国女性就业率为56%,居各国女性就业率前列。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女性对职业和收入的满意度并不高。
2004和2005年针对女性职业和收入的满意调查表明,女性群体中对所从事的工作和收入水平持积极评价的比例较小,表示满意现任工作、喜欢现任工作、满意自己收入水平的比例均没有超过半数。
其中,在自己的付出与获得的回报是否平衡的指标上,女性与男性的评价表现出较大差异。在2004年,48.7%的男性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比较合理,明显高于女性群体(39.8%);2005年,42.9%的男性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合理,而仅有36.9%的女性同样做出肯定评价。
此外,男女两性在评估自身的经济状况时,差异也比较明显。2005年,36%的男性认为目前经济状况良好,但是仅有31.4%的女性赞同这个观点。
在对未来生活的预期调查,我们也发现了男性比女性更为乐观。2005年,当问及受访者认为自己“未来5年竞争力如何”时,仅有32.8%的城乡女性表示了乐观态度,而男性群体的比例为38.7%。
“缺保障,担子重,甚堪忧
200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收入是居民普遍关心的主要问题外,女性比男性更关注医疗(37.3%)和健康问题(36.4%)。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男女两性关注的比例较为一致,都为35.5%。在老人养老问题上,女性(21.1%)的关注程度略高于男性(18%)。
家人支持很重要
本次调查发现,家是女性生活中重要的支撑因素。当问及生活中给自己帮助最大的人是谁时,25.5%的女性认为是自己,而有65.2%的女性认为家人是帮助最大的人。当问及将来最希望依靠的人是谁时,表示要依靠自己的女性比例为28.4%,希望依靠家人的比例是62.1%。
两性相比,表示将来要依靠自己的男性比女性高了12.2%,表示将来要依靠家人的男性比女性低了15%。
对女性而言,“大”(城市)不一定就那么好,而“小”(地方)不一定就那么差。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是相对的概念,提升幸福感关键在于社会为女性的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和生活保障采取积极、有效、合理、务实的措施,否则“做女人挺好”的话只能成为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