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品的过度包装看循环经济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经济
调查机构:中国行业咨询网
报告来源:中国行业咨询网
报告内容:
包装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体名称。从包装的定义可以看出,包装的基本功能体现在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三大功能之中。在被消费前的包装,对环境起着保护作用,可以延长消费品的保质期,减少消费品变质对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因而此时包装对环境的影响是良性的,有利于环境的优化和发展;而消费后的包装对环境存在着不利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商品过度包装充斥着我国市场。商品的过度包装不仅浪费资源和能源,误导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其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这种现象与我国当前倡导的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总目标相悖。
商品过度包装的界定
过度包装是指远远超过物品包装作用的包装,使用的包装超过对包装物品的保护范围,体现出包装的过大、过量,其突出特征是包装用量过度。过度包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分别可从包装的量、度、形等方面分析。“量”的过度包装,指包装的质量和数量超过了对包装物品的保护范围;就数量而言,表现为包装层数和包装次数过量过多,增加了不必要的包装件数、包装厚度和包装次数;就质量而言,表现为包装质量过量、包装物使用量的单元过量、包装与包装物的比例失调。“度”的过度包装,主要体现在包装的厚度、长度和宽度的过度包装,通过增加包装材料的厚度,以及在包装的结构空间上加入充填物,增加包装材料的用量,甚至设计者为追求视觉效果而导致了宽度过分的包装。“形”的过度包装,具体表现为在包装与包装物的形体上产生较大的空间,通常是包装远远大于产品的形体。此外,还有色彩的过度包装,即能用黑白色彩的包装,却用了彩色包装,能用单色包装的却用了双色包装或多色包装。
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
过度包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有表现在以下方面:
严重污染环境
包装对环境的污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包装生产过程的污染、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造成的污染、包装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具体而言,包装工业生产中的一部分原材料经过加工制作变成包装制品,一部分原材料变成污染物排泄入环境,如包装企业排放出的各种废气、废水、废渣及生产过程中不能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些包装材料因自身化学性能变化导致对内容品或环境污染,包装多属一次性使用,所以大量的包装产品80%左右成为包装废弃物,故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显而易见的,过度包装又使这种污染变得更加严重。过度包装从取材、制造到变成废弃物对环境是彻头彻尾的破坏。据环卫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近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大约占83万吨,其中有6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由此可见,过度包装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源。
浪费资源和能源
目前,商品的包装材料已经从天然植物、陶瓷等演变成为以纸、塑料、玻璃、金属四大类材料为主的格局。随着包装材料的多样化,世界人均包装材料的消费量也与日剧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人均包装材料的消费量为145千克/年,美国人均包装材料消费量居世界之首达250千克/年,日本达200千克/年,我国仅为30千克/年。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年包装材料消耗量绝对数约3000多万吨。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我国每年仅包装盒用纸量就达24万吨,相当于砍掉了168万棵碗口粗的树木。我国每年可综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和可以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中,没有得到回收利用的价值达500多亿元。现在已经有成片森林变成了包装纸,过度包装使濒临枯竭的资源雪上加霜,更加匮乏。
增加消费者负担
过度包装增加了商品的包装成本。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成本是通过增加商品的售价而实现的,最终由消费者承受。在不增加商品售价的情况下,商家则通过降低包装产品的质量或数量来补偿过度包装的成本,最终导致消费者负担加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国外对过度包装的相关限制规定
由于过度包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和能源、损害消费者利益,为此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对过度包装做出了相应的界定和惩罚。德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最注重包装节能省材的国家,也是最先研究限制过度包装的国家。早在1975年联邦德国慕尼黑的食品包装研究所就“包装的最适当化”举行讨论会,表明了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将重点放在包装材料和包装物成本的降低上,并谋求达到容器尺寸、容量的最适当标准化。德国在四年前开始倡导商品“无包装”和“简单包装”,强调包装要无害于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循环利用,从而节约能源和资源。如果厂商对商品进行一定的包装,就必须缴纳“废品回收费”。厂商除了支付购买包装材料的费用外,还必须支付该包装材料将来的回收处理费用,这样就逼着厂商在包装设计上下功夫,以便降低生产成本。为防止欺骗性包装,日本制定了《包装新指引》,其规定包括:尽量缩小包装容器的体积,容器内的空位不应超过容器体积的20%,包装成本不应超过产品出售价的15%;包装应正确显示产品价值,以免对消费者产生误导。韩国政府认为,过度包装是一种违法行为,厂商如果不依照政府规定减少产品的包装比率和层数,最高会被罚款300万韩元。为了落实药品包装比率和层数的限制,韩国政府有三大措施用来规范厂商,检查包装、奖励标示、对违反包装标准的罚款处理。
实现商品包装简约化的建议
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内涵的集中表达,并已成为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目的,强调“清洁生产”,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环状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优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包装工业的发展中,贯彻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对当前商品的过度包装进行整顿,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企业的自律,更需要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通过立法限制过度包装
过度包装大行其道,固然与民众的环保意识有关,但重要的是国家的监管不力,容忍和纵容了这种现象的滋生。虽然国家质检局已于1998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包装标准消费者的需要》,其中明确了国家标准,其中对虚假包装提出了原则性限制,从根本上杜绝利用虚假包装坑害消费者的不正当行为。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对过度包装只进行了原则性的界定,而没有制定合理化包装的专业标准、过度包装的标准以及对过度包装的处罚标准。这就使得规定执行起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尺度和标准。2000年中秋节期间,月饼过度包装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关注。2005年全国“两会”上,浙江团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建议,希望制定、完善商品包装的法规和标准,解决目前商品过度包装,严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问题。为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酝酿出台新的国家标准,对月饼适度包装做出规定。2005年7月5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公告,对月饼价格、质量、包装及搭售等有关事项做出规定,公告中明确规定月饼销售不得搭售其他商品。经营者应当使用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的材料对月饼进行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月饼包装新的国家标准已出台,该标准对月饼包装、成本等细节做出具体规定,要求每盒月饼包装成本不高于零售价的20%,“天价月饼”和“过度包装”等现象将受到遏制。
生产厂商应树立正确的包装观念
生产厂商和销售者的牟利动机是过度包装这种现象泛滥的主要根源,国家应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严格界定和惩罚厂商的过度包装行为。作为生产厂商,应从源头上认识到过度包装对企业生存造成的威胁。
树立正确的包装观念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国家即将出台的对有关过度包装的限制性规定,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生产厂商继续进行商品过度包装,显然是极为不利的。而且随着全球自然资源的紧缺,尤其是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的匮乏,商品的过度包装必将大幅度提高其成本,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企业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包装观念,正确看待包装对商品的促销功能,才能从过度包装的误区中走出来。
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循环经济是系统性的产业变革,是从产品利润最大化的市场需求主宰向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永续建设的根本转变。循环经济遵循的原则可概括为“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具体到包装业来说,一是减少包装制品原材料的用量,即“减量化”原则,制造商通过减少原材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二是提高包装制品中可回收物质含量,即“再循环、再利用”原则。美国要求整个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要达到80%。我国商品包装回收再循环利用率若达到50%,包装废弃物填埋处理土地每年将减少至5×106平方米。如果坚持减少原材料用量与增加可回收物质双管齐下的方针,每年填埋包装废弃物只需4×106平方米土地。
对消费者进行有益环保的包装消费引导
过度包装的泛滥与消费者错误的包装消费观念有很大关系。因此,很有必要对消费者的包装消费观念进行有益的环保引导。有关包装消费的环保引导,主要指消费者在商品的选购、使用、用后处置多方面的引导,在选购商品、使用包装方面,提倡绿色消费。国家环保部门、民间环保组织、教育机构以及有关媒体应加大对绿色包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有关部门应从环保和绿色消费上向消费者灌输一些基本的消费原则。一是适度原则,在包装消费时,能简化就简化、能用小型包装决不用大型包装、能用简易包装决不用礼品包装。例如,在德国无论葡萄酒还是威士忌大部分都是简单瓶装,从而省去了包装盒。二是适新原则,让消费者树立自觉接受新技术、新规定的观念。有关部门明文规定禁用一些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如EPS快餐盒、EPS方便面盒,作为消费者应自觉地拒绝消费这些被禁用的包装容器。对于一些存在明显过度包装的商品,消费者应该从环保和理性消费的角度,拒绝消费过度包装的商品,而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从消费的环节杜绝过度包装的流行,以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