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SPSS专题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2005年8月各行业数据统计报告(下)

报告出处:佐思网  发布日期:2006年04月24日 13:13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统计数据
调查机构:佐思网
报告来源:佐思网

报告内容:

08.16

  图2004年全球各国及区域LED市场份额比较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4年欧洲、美国、台湾及日本LED产业市场份额的比较,并在图表后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文字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15日]

  CIR新出的报告指出:2006年之后高亮度LED(亦即HB-LED)─尤其是超高亮度的LED(又称UHB-LED),销售增长幅度势必极速B-LE到在2008年的营收估计可达26.4亿美元,而UHB-LED可望占全球LED市场的22%。

  CIR表示:“一般照明设备将是未来的主流,2008年可望达8.44亿美元。”其分析师预计明年将是LED发展的重要关键:“因成本大幅减少,数量势必剧增。”

  目前,标准及指示灯LED虽占了出货的大宗,但未来HB-LED和UHB-LED将出现显著的营收。

  报告中总结到,预计在2004-2008年期间,汽车、信号灯及背光应用将占了市场销售量的60%。

  原始出处:http://www.oee.net.cn/viewNews.asp?id=321

  图2005年第二季度台湾各类中小尺寸面板市场份额比较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5年第二季度台湾各类中小尺寸面板,包括手机用面板、DVD用面板、MP3用面板及汽车TV、数码相机用面板的市场份额比较,并在图表后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文字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15日]

  根据资策会信息市场情报中心(MIC)的统计,台湾中小尺寸面板厂2005年第二季总出货量达1.47亿片,较2004年同期成长7%,但较前一季成长近2成。由于市场价格竞争激烈,MIC表示,2005年第二季中小尺寸面板产值虽达12.7亿美元,较2004年同期大幅成长25%,但与前一季相比,则仅成长17%。

  MIC表示,台湾中小尺寸面板产业的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中低阶手机、MP3、数码相机、数字摄影机及便携式DVD播放器等。依各应用产品别分析,手机面板出货量所占比重最大,达50%;MP3播放产品用面板约占6%,与前一季相比,则大幅成长近7成;数位相机面板所占比重约5%,亦较前一季成长近5成;便携式DVD播放器用面板所占比重约4%,较前一季成长1倍以上;此外,汽车TV用面板第二季出货比重虽不到1%,但亦较前一季呈倍数成长。

  原始出处:

  http://www.cmpconsulting.com.cn/GenCenter/GenCenterDetail.asp?TypeId=&OperatorId=372

08.15

  图2005Q1-Q4台湾相机手机模组出货量和产值分布

  本图提供了标题中的数据,同时阐述台湾8月份之前的总结和8月份之后的预计,核心观点是:台湾手机相机模块产业快速成长,未来将面临洗牌,COB技术成为关键。[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15日]

2005Q1-Q4台湾相机手机模组出货量和产值分布
 出货量(万颗)环比增速产值(百万美元)环比增速
Q114355.00%84 
Q2171219.30%10323.00%
Q3215425.80%15045.60%
Q4282231%21630.50%
环比增速:环比就是指后一个季度比较前一个季度
来源:台湾工业研究院资策会MIC,佐思信息整理,2005.08.13

  文章标题:台湾手机相机模块产业快速成长,未来将面临洗牌,COB技术为关键

  2005年因全球手机市场持续成长,且品牌大厂积极提升手机内含照相功能之比例,对手机相机模块需求强烈,台湾厂商手机相机模块出货亦快速成长,第一季手机相机模块出货量达14,351千颗,较2004年第四季成长5.0%,产值达83.9百万美元,第二季估计出货量达17,125千颗,较第一季成长19.3%,受高单价百万画素相机模块出货渐增之挹注,产值较2005年第一季成长22.9%。2005年上半年手机相机模块出货量31,476千颗,较去年同期成长71.5%,产值为187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成长45.8%。

  在产品组合方面,台湾厂商第一季出货仍以VGA为主,约占整体出货之8成左右,不过第二季百万画素手机相机模块出货比例已提升至3成,发展虽较原预期缓慢,但因手机厂商推出百万画素手机比例增加,因此,其占整体出货比重成长的趋势不变,预估2005年下半年百万画素之出货比重可望挑战5成。

  由于手机相机模块出货朝百万画素提升,因此,虽然目前台湾厂商仍以CSP(ChipScalePackaging)制程组装出货为主,但因COB(ChiponBoard)制程具有影像品质较佳及模块高度较低之优势,再加上品牌大厂逐渐要求模块厂商需以COB制程组装出货,COB将成为未来手机相机模块制程发展的主流,目前已吸引众多厂商积极投入COB制程。

  COB制程因ImageSensor对洁净度要求高,厂商需投资数亿元建置等级较高之无尘室,且COB制程对Particle问题较为敏感,良率影响成本费用极高,进而影响厂商的获利能力。另一方面,COB制程所需之ImageSensor,因不需前端封装成本,若良率顺利提高,整体成本将较CSP制程便宜,所以厂商在COB制程之良率能否快速提升,将为未来胜出之关键。

  目前台湾厂商之主要出货对象为国际品牌厂商、台湾手机厂商、中国大陆本土手机厂商及部分欧洲手机通路商,展望2005年下半年,在大陆市场部分,目前中国大陆本土手机厂商市占率节节下滑,恐将影响台湾厂商之出货;不过整体而言,下半年因逢西欧、北美的传统圣诞旺季,再加上配合品牌大厂及台湾自有品牌厂商手机相机之产品比例提高,预估台湾厂商之出货量仍可较上半年成长58.1%,达49,750千颗,下半年产值达365.7百万美元。预计2005年全年手机相机模块出货量可望达81,226千颗,较2004年成长86%,2005年手机相机模块之产值预估将可达552.7百万美元,较2004年成长62.6%。

  展望2006年手机相机模块产业,手机品牌大厂积极推出高画素相机手机之产品趋势不变,台湾厂商在手机相机模块亦具有成本、速度、弹性之优势,可望取得更多国际手机大厂之手机相机模块订单,预估2006年台湾手机相机模块产业将维持快速成长之趋势。

  文章标题:台湾手机相机模块产业快速成长,未来将面临洗牌,COB技术为关键产业分类:信息家电产出单位:资策会MIC作者:陈立恒日期:2005/08/15

  原始链接:

  http://www.itis.org.tw/reporter/ViewHTML/att/repocontent.jhtm?searchnum=1&idno=2496485690373EC448257

  

  05B00336DC6

08.12

  图2005-2010年美国企业的IP电话市场规模预测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5-2010年逐年美国企业的IP电话市场规模与增长率的预测,并在图表后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文字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11日]

  根据InfoTech的数字调查整理发现,美国企业运用IP电话的整体市场规模将从2005年的3.1亿美元,到2010年暴增20倍成为59亿美元。

  原始出处:www.iresearch.com.cn/instant_messenger/detail_viewsl

  图2005年1-5月份国内轿车产销量对比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5年1-5月份国内轿车产各月销售量与生产量的对比,并在图表后就相关行业问题作

  了简短的文字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11日]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我国轿车产销量自3月份以后,四五两个月连续出现回落,轿车价格也

  普遍有了较大幅度的降幅。轿车市场的新变化,抑制了一度有所泛滥的“造车运动”。

  统计显示,今年3月份我国生产轿车23.5万辆,销售22.9万辆,产销均创月度历史新高。4月份产量和销量均比3月略有下降,产量为24.33万辆,销量为24万辆。5月份尽管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但比4月大幅下降,产量为21.1万辆,销量为22.1万辆,前5个月累计库存达到6万多辆。

  为争夺市场份额,扩大销售,今年以来,国内共有上百款各种档次的轿车降价,平均降幅达到10%左右。但是,由于降价过于频繁,导致不少汽车消费者等待进一步降价,持币待购。6月份国内汽车产销状况仍不理想。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轿车产销两旺已经持续两年多,多年抑制的消费热情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我国的汽车消费正在进入理性消费阶段,不可能长期维持50%以上的高增长率。但是,由于中国私人轿车保有量相对较低,中国的轿车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原始出处:http://auto.sina.com.cn/news/2004-07-02/71432.shtml

08.11

  图2003-2008年全球DRAM(动态随机存取内存)销售额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3-2008年全球DRAM(动态随机存取内存)销售额进行的统计与预测,并在图表后就相关行业问题及市场未来变化趋势作了简短的文字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10日]

  2004年DRAM市场大幅成长,主要是因为平均销售价格(ASP)异常稳定,而且DRAM供货商的产量成长有限。HynixSemiconductor、MicronTechnology和InfineonTechnologiesAG等主要供货商继续关注于产品多样化,这有助于稳定DRAM的ASP。

  iSuppli表示,2004年DRAM市场表现强劲,突出显示了市场所发生的一项变化:DRAM市场已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之前不管市场形势如何,内存芯片供货商都不停地提高DRAM产量,因为这些厂商为了使设备利用率最大化,只有生产DRAM,没有别的选择。这导致了市场的剧烈震荡。但现在情况有所改变,内存芯片厂商如今还可以生产NAND闪存、CMOS影像感应器和专用内存。这种灵活性一改DRAM供货商以前的被动。由于这种结构性变化,iSuppli公司相信DRAM市场不会再经历过去那种急剧衰退。

  但是,DRAM市场将继续面临周期性变化。主要供货商将在2005年向90奈米制程过度,因为开始时良率不会令人满意,因此DRAM产量不会大幅提升。同时512Mbit容量和使用DDR2技术的产品直到2005年稍晚才能够达到成本交叉点(cost-crossoverpoint)。这两大因素将使供应成长受到限制,结果是2005年整体DRAM市场相对稳定。对于供货商来说,选择合适的产品组合(productmix)将在其2005年的业务中更为重要。2005年市场上出现的产品包括:256MbitSDRAM、256MbitDDR、256MbitDDR2、512MbitDDR、512MbitDDR2、graphicsDDR2和graphicsDDR3。而为了利润最大化,供货商可根据市场状况,选择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

  iSuppli预测,DRAM市场的下一次衰退将发生在2006年,届时销售额将下降18.5%。虽然降幅很大,但与2001年销售额骤减61%相较,要温和得多。而不利于2006年市场的因素包括:512MbitDDR2实现商品化,导致其价格下跌;90奈米制程的产品良率趋于稳定,提升整体DRAM供给。

  原始出处:www.donews.com/donews/article/5/55808.html8K

  图2004年中国小企业各类型信息化软件支出比例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4年中国小企业各类型信息化软件,包括管理软件各种类型,OA软件及其它软件的支出所占份额比较,并在图表后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文字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10日]

  有关专家预测,今年下半年以及未来几年,中国行业IT应用需求将继续扩大,应用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对信息技术、产品、服务的需求范围必将更广、层次必将更高。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以及各级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子政务采购增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据赛迪顾问统计,2002年上半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总采购额达154.9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的投资比例已经超过为30%,国内IT企业应该借助电子政务不断推进而带来的契机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技术、产品、市场等层面迅速缩短与国外IT企业之间的差距。

  电信业无疑会成为今年下半年行业信息化市场中的生力军。中国入世和电信拆分促成了电信运营市场竞争模式从“规模竞争”向“业务竞争”的转变,运营商要想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并取得同业竞争胜利,就必须在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和电信业务系统信息化建设两方面增加投入、扩大建设。

  原始出处:http://www.1128.org/node2/node10/node33/userobject1ai10998.html

08.10

  图2000-2004年全球LED市场规模及增长率统计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0-2004年全球LED总体市场规模与增长状况的统计,并在图表后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文字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9日]

  发光二极管(LED)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等优点,其光电转换效率于过去三十年来快速提升,被视为未来最具有潜力之照明光源。目前在国际间包涵日本与欧,美世界三大照明厂均积极投入研发为21世纪重要的照明主力。从1976年万邦电子推出红光LED晶粒开始(图一),台湾投入LED的生产、研发至今已二十几年,随着元砷、晶专、联铨、广镓、全新、连威、璨圆等公司的成立,台湾LED产业由以往的代工市场,逐渐开始掌握技术,转而向研发、产品设计方面进军,但是虽然台湾的各式基本LED产品在世界占有率来看,拥有排行第二的地位,可是在现今最热门的照明用白光LED方面却比美国、日本、南韩等发展缓慢,这也造成传统LED产业转型的困难。本文将分析台湾目前LED产业现况及转型为照明用白光LED所面临问题,并进而探讨未来发展的驱势和方向。

  原始出处: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5000441-d5509431.html

  图2004-2007年全球电路基板材料LTCC市场规模与增长率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4-2007年全球电路基板材料LTCC市场规模与增长率状况的统计,并在图表后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文字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9日]

  近年来无线通讯产品等需求成长快速,无线通讯产品的发展将讲求体积轻薄短小,功能却日亦增强,成为未来产品设计与应用的重点,产品功能的增强意谓着电路设计将愈趋复杂化且须包含的组件也愈多,但产品体积却要求也愈来愈小,整合将成为未来零组件发展的趋势。

  LTCC(Low-TemperatureCofiredCeramics;低温共烧陶瓷)是以陶瓷作为电路基板材料,内外电极可分别使用银、铜、金等金属,每一层基板均为LTCC生胚,在每一层生胚印上导电金属层,藉由通孔(Vias)连接每一层的内埋式的被动组件,其中许多内埋型式的被动组件是利用平行印刷涂布的方式于基板上,在摄氏约900多度的烧结炉中进行共烧,至于无法内埋之组件则表面黏着于基板上。由于LTCC整合电阻、电容与电感、电、光、热及电源等陶瓷涂层/基板材料技术,以满足高频用不同功能组合之基板需求,且以陶瓷介电材料为基板之产品具有良好的高频特性,因此近六成的使用比例用于无线通讯产品中。

  全球LTCC市场2005年市场规模为1,498百万美元,预估到200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85百万美元,年平均成长率为13%,主要成长的动力来自于手机与可携式产品附带蓝芽功能的比例不断提高,以及产品小型化,因此手机射频电路运用LTCC进行整合的需求愈来愈高的趋势下,带动LTCC产品的成长。由应用比例来观察整个LTCC市场,包含手机与无线通讯产品,2005年LTCC产品有56%的比例使用于通讯产品中,而第二大应用市场为汽车产业,占整体应用的18%,2005年LTCC应用于汽车产业的市场规模为272百万美元,

  预估到200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10百万美元,成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汽车电子化的影响,目前LTCC已应用于引擎控制、传感器与车上GPS之应用上。在通讯建设上的应用比例为9%,因为光通讯网路的兴起,使得LTCC在通讯基础建设应用的市场规模从2005年的135百万美元,成长至2007年的189百万美元。

  原始出处:www.compotech.com.tw/event_info.php?smid=7&textid=6258-15k

08.09

  图2005年中国内地各类移动电话销售量预测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5年中国内地各类移动电话,包括GSM手机、CDMA手机及小灵通手机销售量进行的预测,并在图表后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文字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8日]

  根据替换关系法与支付能力阀值预测法,并考虑宏观经济与厂商计划等各因素的影响,预测,2005年移动电话销量:

  2005年预计累计用户数:总量:GSM+CDMA39100万;其中:GSM35800万;CDMA3300万。小灵通:7000万

  总量2005年GSM+CDMA市场容量为7800万部。比2004年增长20%左右。其中:GSM为6900万,比2004年增长20%左右;CDMA为900万左右,比2004年增长19%左右。

  ■预计小灵通市场容量1500万,比2004年下降44%。

  ■3G终端即便上市,销量也极其有限。

  原始出处:www.hdcmr.com/bgvipview.php?id=7422K

  图2005年上半年通信行业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统计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5年上半年通信行业营业额、业务收入及各自增长状况进行的统计,并在图表后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文字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8日]

  全国通信业务总量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累计达到578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479.1亿元,增长26.2%;邮政业务总量302.4亿元,增长8.0%。全国通信业务收入总体增长趋缓,上半年累计达到309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7%。其中,电信业务收入2812.0亿元,增长11.0%;邮政业务收入284.7亿元,增长7.5%。

  原始出处:www.newgx.com.cn/staticpages/20050701/newgx422

08.08

  图04-05年国内手机厂商市占率逐季比较

  本图表主要是对04年第一季度到05年第二季度国内手机厂商市占率逐季比较,并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5日]

  易观国际分析师介绍道:“GSM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诺基亚的领先优势得以加强,TCL被挤出市场前五,索尼-爱立信取而代之,同时夏新以微弱优势超越TCL。其中,诺基亚在细分用户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对中低端手机领域的渗透力度,配合一系列的市场推广活动,将其市场份额从上季度的21.87%拉升到本季度的25.6%,与摩托罗拉的距离进一步加大。”

  “另外,CDMA手机市场基本维持上季度的竞争格局,但主要厂商的市场份额发生微妙变化。三星、LG和摩托罗拉仍牢牢把持前三名的位置,拥有63.17%的市场销量,但在二季度的市场份额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中兴、海信紧随其后,中兴的市场表现尤其不俗,其市场份额比上季度增长2.3%。诺基亚也取得了5.41%CDMA手机市场的成绩。”易观国际分析师还介绍道。

  原始出处:www.analysys.com.cn/htdocs/index.php-1k

  图2005年7月北美地区新车销量统计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5年7月北美地区新车销量统计,并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5日]

  2005年7月北美汽车市场的新车销量约为180万辆,DSR(日销量)比上年同月(以下简称同比)增长约20.6%,已连续2个月实现增长。

  美国厂商中,通用(不包括绅宝)的新车销量为51万7749辆,DSR同比增长19.1%。福特汽车(不包括美洲豹、陆虎及沃尔沃)为34万6429辆,DSR同比增加35.5%;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克莱斯勒公司为24万146辆,DSR同比增加31.5%。3大汽车巨头通过采用员工优惠价进行促销,从而使销量有所增加,3家公司自2004年5月以来时隔1年2个月均再次实现了增长(与上年相比)。

  日本厂商中,丰田汽车为21万6417辆,DSR同比增加12.3%;本田为14万3217辆,DSR同比增加14.5%;日产汽车为10万7300辆,DSR同比增加19.4%;富士重工为1万7959辆,DSR同比增加6.0%;马自达为2万4820辆,DSR同比增加9.7%;铃木为7125辆,DSR同比增加14.5%;。三菱汽车(1万376辆、减少3.7%)和五十铃汽车(845辆、减少68.1%)的DSR均有所减少。韩国厂商中,现代汽车为4万4431辆,DSR同比增加15.0%;起亚汽车为2万6052辆,DSR增加14.5%,销售势头良好。

  原始出处:china.nikkeibp.co.jp/-83k

08.05

  图2002-2015年国内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万台)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2-2015年国内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及增长率的逐年预测,并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4日]

  展望未来,在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形势下,高端彩电产品的生产规模正在迅速扩张,成本和价格迅速降低,这将进一步促进未来彩电市场产品结构调整,占据市场主角地位,高端彩电产品的生产规模正在迅速扩张,成本和价格迅速降低,30多年的显像管彩电开始加快衰落,高端彩电已经成为市场新的利润增长点。

  另据赛迪顾问的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高端电视市场的销售量将保持快速增长,2004-200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7%。随着市场规模基数的增大,增长率将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而国家的数字电视进程和2008年北京奥运将对高端彩电的推广和普及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预计,05年1-10月彩电全行业的出口量将达2882万台,较03年的2134.55万台增长35%。

  原始出处:tech.sina.com.cn/it/2004-10-31/1044451100.shtml-57kl

  图2001-2008亚洲主要区域单机游戏市场规模(百万美元)统计与

  预测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1-2008亚洲主要区域,包括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的单机游戏市场规模(百万美元)统计与预测,并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4日]

  北京,2005年1月7日--IDC日前发布了亚太区IT及电信市场十大发展前景,预测2005年亚太区IT与电信市场将以二位数成长速度发展。

  “去年我们曾预测,在历经三年的下挫后,2004年IT市场将有复苏机会。而今年我们预测,虽然2004年的经济增长趋缓,亚太区(日本除外)的IT市场仍将维持良好的增长势头,IT市场规模将达0亿美元,增长10%。此外,这一区域的电信服务市场2005年将增长11%,达30亿美元,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IP、宽带与无线服务的市场扩张。”IDC亚太区总裁PiyushSingh先生表示。

  针对亚太区(日本除外)的IT及电信业发展趋势,IDC提出2005年十大市场预测。这些预测主要依据于IDC最新的研究报告,并综合了IDC全球700多位分析师的见解,而后再放诸整个区域进行检视,对2005年各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各产业领导者即将面临的市场机会与挑战等因素进行权衡、统合而成。综合来说,IDC预测2005年IT及电信市场的关键词,将会是融合、整合、创新与重组。

  PiyushSingh解释说:“现今IT及电信产业结构的效率仍未臻成熟,且呈分散性,在每个领域内都有无数厂商互相竞争着;同时,仍有陆续推出的创新构想仍可能改变、甚至重新定义市场的竞争态势。此外,由于全球IT产业增长平缓,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白热化,企业将面临急迫的利润压力,因此随着IT产业内各主要市场向最佳竞争结构的演进,未来数年内的整合现象将在业界屡屡发生。能在此结构转变时期脱颖而出的企业,将成为未来十年内的大赢家。”

  IDC提出的2005年亚太区(日本除外)IT及电信市场十大预测包括:

  1.尽管经济增长趋缓,2005年亚太区(日本除外)的IT支出仍将增长10%

  预计亚太区(日本除外)的IT支出2005年仍将维持稳定状态,与前一年的增长率同2004年一样,仍将达10%(假定美元汇率不变)。2005年这一区域内整体IT支出将达0亿美元,主要由于中国(未包含香港)与印度市场成长良好,增长率分别为15%及22%。这两个国家将占亚太区(日本除外)整体IT支出的42%,其中中国为最大市场,约占这一区域整体IT支出的33%。而在产品及服务市场,2005年增长幅度最大的将是:智能手持设备、IT规划与实施服务、IT培训与教育、应用软件以及系统基础设施软件等类别。

  2.亚太区(日本除外)无线服务市场将赶超固网服务

  2005年亚太区(日本除外)的整体电信服务市场预期将达30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11%,其中一半以上的收入将来自无线服务,十年前就已开始呈现的行业转变终于凸显;此外,捆绑服务与内容整合将成为电信服务提供商制定竞争战略的主要驱动力;而IP服务、宽带与无线等项目都会是大幅增长的主要领域。

  我们也将终于看见在韩国以外的市场也会开始在3G服务上展开竞争。2005年将有更多的服务商推出这项商业服务,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将有助于向终端用户推出更优服务。新加坡三家采用W-CDMA的移动运营商已根据规定的时间表推出了实际应用,这一市场将最先体验3G服务的激烈竞争;中国香港、澳大利亚与中国台湾也随后跟进。

  3.2005年半导体市场正入修正阶段,全球市场收入将下跌2%

  由于最初供应商过度预估市场需求导致了生产过剩,目前全球半导体市场已进入市场供需的修正阶段,预计2005年这一市场将出现2%的负成长,市场收入达,050亿美元。2004年市场较前一年的增长为26%,市场总收入达,100亿美元。由于供应商预期市场将强劲增长,2004年资本支出大幅增长了48%。然而,各月度需求均发生重大变化,迫使制造商在下半年减缓生产速度。

  我们预期2005年上半年供应商将会面临日益增加的价格压力,在明年年中制造商的生产线利用率将降至最底限,这也将有助于市场稳定。企业PC与移动电话的替换潮,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的上升,将有助供应商在2005年下半年陆续恢复稳定。历经修正阶段后,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在2006年至2008年将回归正成长。

  4.IT硬件基础设施的整合与产品标准化趋势将加速业界的重组

  降低数据中心的复杂度、提升营运效率的解决方案,将是2005年企业用户工作日程上的要务。2004年曾出现的硬件基础设施升级周期,在2005年仍将继续推动市场扩展;不过,随着价格持续下跌、硬件设备加速标准化,使得市场收入的增长速度将减缓。而服务器与存储基础架构的整合在亚太区域内所有国家都将成为一大趋势,企业用户将热衷于寻找那些能有助于管理企业系统、存储与网络资源的管理与建设工具。

  产品标准化潮流也将持续影响存储系统市场,低成本、高容量磁盘将改变整个市场的竞争态势,预示着更大幅度的价格下跌。这也将激励业内更多的整合,以提升企业运营的经济效益;此外存储厂商还将通过并购,进入基础架构管理解决方案领域,以进一步扩大产品范畴。

  5.信息安全仍是CIO的首要任务;将着眼于端对端解决方案

  在“改善运营效率”与“建设随业务需要灵活应变IT系统”的双重使命下,2005年CIO的首要任务仍将会是确保信息的安全性。保障企业信息资产的安全、确保依赖于IT设施的业务持续性的重大责任,落在了CIO们的肩头。稳固可靠的端对端信息安全解决方案(覆盖了各级基础设施、网络接入与应用),对当今日益网络化的业务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样的趋势下,2005年亚太区(日本除外)信息安全软件市场预期可增长18.9%,达.2亿美元。

  单点解决方案(pointsolutionvendors)供应商将越来越会感到在信息市场难以生存,大型厂商将更积极地寻求机会扩充其功能性产品线,以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而达成这一目标,通过合并、联盟与合作的方式,无疑比由内而外自行扩张要直接得多。类似于2004年的合并和并购/合作(包括赛门铁克并购Brightmail与TurnTide、CA并购Netegrity等),2005年还会出现。

  6.Linux将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扩展

  2005年亚太区(日本除外)Linux软件收入预计可望从2004年的648万美元增至1,160万美元规模,增长高达78.6%。预计在未来四年内这一高速趋势将持续发生,至2008年Linux软件市场规模可达6,980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2.5%。增长的动力最主要来自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已有越来越多客户采用Linux系统,或表现出浓厚兴趣。印度与中国的服务器市场将会出现一些Linux应用的重大机会。

  虽然Linux已在许多国家及行业市场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实际渗透率却并不深,最终用户大多利用Linux来负载IT与网络基础设施。这种现象将会有所改变:Oracle与IBM等厂商进行的刺激客户需求、产品开发等活动,都在有力地激励着人们在Linux平台上运行数据库和业务流程应用软件。在网格环境下的x86架构服务器上使用Linux,将为最终用户提升标准化运算基础设施的能力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7.软件外包与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加速发展

  企业为降低成本以适应全球化竞争需要,2005年软件外包服务将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业界仍将继续转变其生产能力及产品线,以专注于业务流程与核心价值,因此将更多投入于培养业务咨询顾问及流程的专家人才,以及更加专注于业务流程外包(BPO)项目的开发。

  在亚洲的一些新兴市场,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竞争加剧,由鼓励BPO应用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IDC预测这些市场的BPO应用速度会相对较快。显然,这些市场具备一定的劳动力价差,因此,对这些市场而言,这就是一场能否以最经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提供最顶级服务的竞争。IDC预计亚太区(日本除外)BPO会应用在许多流程上,尤其是在人力资源、采购、财务会计、物流,以及一些具有行业特殊性的解决方案,如支票与帐单处理、风险管理。

  8.企业解决方案平台(ESP)将重塑应用软件业务

  企业解决方案平台(ESP)是IDC定义的术语,指新一代应用整合平台,如SAP的NetWeaver、OracleInformationArchitecture(OIA)、PeopleSoftAppConnect、SiebelUniversalApplicationNetwork(UAN),以及可以归入范畴的IBMWebSphere、BEAWebLogic与Microsoft.NET等。ESP正在转移企业应用软件市场

  的重点,曾经由大型、单一套装软件主宰的市场,转而青睐应用软件的功能模块化,功能组件开放成为可重用服务,以及在动态整合环境下构成业务流程的组件连接。即使对几家领先企业应用软件供应商而言,全部完成向ESP的移转也需要多年时间。2005年,主要应用软件厂商将会积极推进更多客户采用ESP,并且努力吸引渠道商的关注。

  9.数字家庭将在这一区域的发达市场站稳脚跟

  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信息、数字设备以及网络服务的出现,2005年数字家庭在亚太区许多国家将成为现实。促成这一梦想成真源自于许多技术与应用的融合:电视、电脑、移动电话、手持设备、打印机、视听设备、电器、数字信息、宽带接入、家庭网络与数码相机等等,都是促成数字家庭成为现实的重要因素。

  高速的网络连接将会大大地影响消费者听音乐、玩网络游戏与看新闻或影片的方式。根据IDC最新研究预测,2008年底亚太地区将有6,930万户家庭采用宽带上网,占整个区域内家庭户数的9.4%。而宽带普及率的增长,以及线上数字信息与服务的丰富,都将进一步刺激这一区域数字产品的整合。

  10.2005年最值得关注的三项新兴技术尽管IT产业看似成熟,2005年仍会出现许多创新IT产品,其中许多都将成为市场主流,如系统套装(systempackaging)、虚拟化、自动化管理、VoIP、融合设备、整合平台(integrationplatform),及组件式应用与网络服务等。除此之外,2005年值得关注的三大重大创新技术:增强感应的RFID、网格网络及语义网络技术。

  原始出处:www.digitalcontent.org.tw/files/top_3/2/3/Ch1-3.pdf

08.04

  图2001-2008韩国网络/PC/手机/单机游戏市场规模(百万美元)统

  计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12001-2004韩国各类别游戏(线上游戏、个人电脑游戏、手机游戏、游戏机游戏)市场规模的统计及2004-2008的预测,并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3日]

  原始出处:http://www.pconline.com.cn/mobile/inews/0507/671419.html

  图2001-2008韩国网络/PC/手机/单机游戏市场占有率统计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1-2004年韩国各类别(线上游戏、个人电脑游戏、手机游戏、游戏机游戏)游戏市场占有率统计及2004-2008的预测(%),并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3日]

  原始出处:http://www.pconline.com.cn/mobile/inews/0507/671419.html

08.03

  图2001-2008日本网络/PC/手机/单机游戏市场规模统计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1-2004日本各类别,包括在线游戏、手机游戏、个人电脑游戏、操纵台游戏市场规模(百万美元)的统计及2005-2008年的预测,并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2日]

  国内

  网络游戏市场日益火爆的同时,电子游戏一统天下的日本网络游戏也在兴起。近日,日本一家独立市场研究机构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对日本网络游戏市场的玩家构成进行了初步调查。此次调查是由Internet.com情报机构策划的,据这份调查报告显示,日本MMORPG玩家中,有30%到39%的玩家年龄在30岁以上,其中17%在40岁以上,另有2%在50岁以上。二十岁左右的MMORPG玩家在34%左右,青少年仅为8%。

  该报告显示,日本的MMORPG玩家中,有96%是在家中玩网络游戏的,而网吧、单位等公众场所的玩家各占2%。在日本三大最受欢迎、注册用户最多的MMORPG分别是:《最终幻想XI》(45%)、《信长野望在线》(19%)、《仙境传说》(11%)。另外有59%的玩家表示他们更想玩那些免费游戏。16%的玩家每月用在网络游戏上的费用低于1000日元,19%在1000至2000日元之间,4%在2000至3000日元之间,只有2%在4000日元以上。

  日本玩家显然还是更加钟情于电子游戏。在参加调查者中,只有28%的玩家表示对他们所玩的网络游戏服务完全满意,另有24%的玩家表示完全不满意。多数玩家(48%)对目前所玩网络游戏有所抱怨。

  原始出处:http://www.topology.com.tw/about/about.asp

  图2001-2008日本网络/PC/手机/单机游戏市场占有率统计

  本图表主要是对2001-2004年日本各类别游戏市场,包括在线游戏、手机游戏、个人电脑游戏、操纵台游戏的占有率的统计及2005-2008年的预测,并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2日]

  国内网络游戏市场日益火爆的同时,电子游戏一统天下的日本网络游戏也在兴起。近日,日本一家独立市场研究机构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对日本网络游戏市场的玩家构成进行了初步调查。此次调查是由Internet.com情报机构策划的,据这份调查报告显示,日本MMORPG玩家中,有30%到39%的玩家年龄在30岁以上,其中17%在40岁以上,另有2%在50岁以上。二十岁左右的MMORPG玩家在34%左右,青少年仅为8%。

  该报告显示,日本的MMORPG玩家中,有96%是在家中玩网络游戏的,而网吧、单位等公众场所的玩家各占2%。在日本三大最受欢迎、注册用户最多的MMORPG分别是:《最终幻想XI》(45%)、《信长野望在线》(19%)、《仙境传说》(11%)。另外有59%的玩家表示他们更想玩那些免费游戏。16%的玩家每月用在网络游戏上的费用低于1000日元,19%在1000至2000日元之间,4%在2000至3000日元之间,只有2%在4000日元以上。

  日本玩家显然还是更加钟情于电子游戏。在参加调查者中,只有28%的玩家表示对他们所玩的网络游戏服务完全满意,另有24%的玩家表示完全不满意。多数玩家(48%)对目前所玩网络游戏有所抱怨。

  原始出处:http://www.topology.com.tw/about/about.asp

08.02

  图2001-2008年中国各类游戏相对市场占有率

  该图表为2001-2008年中国各类游戏(在线游戏、个人电脑及移动手持终端设备)相对市场占有率状况比较。并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1日]

  近年来,我国游戏软件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其中网络游戏超高速发展,而单机版游戏占市场份额相对下降。我国网络游戏产业规模化发展起于2000年,虽然只有三年时间,但发展势头迅猛。目前,我国拥有游戏软件开发商约150家,游戏运营商80多家,网上运营的游戏约140款(其中国内开发的游戏49款,韩国开发的游戏65款)。2000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仅为0.38亿元,而2002年达到10.2亿元(注:同期单机版游戏只有2.7亿元,下降20%,以下不再讨论单机版游戏软件)。据赛迪顾问(CCID)统计,2003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17.8亿元,比2002年增长74.5%,三年增长

  46.8倍。2004年将增长78%,达到35亿元市场规模,预计到2006年将达到104亿元,市场前景很好。

  网络游戏产业已成为网络经济及娱乐业的重要支撑,同时正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对批发和零售渠道、IT及通信业的发展、国家税收的提高等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我国仅2003年一年,网游就对通信业业务收入直接贡献87.1亿元人民币,对IT产业直接贡献35亿元人民币,对媒体及传统出版业贡献26.4亿元人民币。这说明中国网络游戏已呈现出产业化的特点,产业链纵向联合、发展。

  近两年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得到全球关注,欧美日等游戏产业发达地区的厂商在惊羡韩国厂商从中国获得高额回报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找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中国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拥有全球最大的通信网络、第二位的互联网用户和PC市场以及全球第三位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和蓬勃发展的软件产业,特别是由于我国拥有13亿人口,其中有3.7亿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国的网民已达8000万,还在与日俱增。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中国拥有全球最具潜力的网络游戏市场,也将造就出举世瞩目的游戏软件和网游产业。

  目前中国拥有2560万网络游戏用户,其中15岁至30岁的用户占90%以上,而且大都集中在15岁至23岁的男性;预计2006年将达到7000万用户。但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游戏产品大部分来自国外,主要有韩国、美国、日本等国。由于过去在这方面限制发展,国产游戏很少,现在市场上运营的约140款网络游戏中,国产游戏占有率不到20%,国内主要开发企业有金山、目标、联众、盛大、第九城市等公司。目前流行的游戏脚本内容大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民间传说、文学作品、娱乐文化产品等,游戏模式比较单调无趣,游戏者更多关心自己的利益,内容更注重商业价值,缺少关爱、友谊、和平;游戏开发商为了兼顾所有目标市场,不同的政治、民族文化等背景,而将深刻的文化内涵大大削弱。因此,目前流行的进口游戏无法为我国未成年人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帮助,更谈不上弘扬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精华及优秀传统文化了。

  从目前网络游戏市场经营模式看,外国的游戏产品提供商与国内游戏运营商之间的合作模式存在着很大问题。外国的游戏产品绝大多数都是采取代理方式由国内游戏运营商来运作。鉴于国内市场巨大商业利益的吸引,许多游戏运营商不顾风险,与外国游戏供应商签订不平等协议,承担了合作中的主要风险,而外商所承担的风险极小;其次,国内代理商的投入远远大于供应商,且游戏的代理费用高昂,代理商不仅把运营游戏所获利润与游戏提供商分享,还要支付大量的市场费用,来维护游戏的正常运行,国内厂商获利不高。更严重的是,一旦运营商资金出现了问题,没有新的资金注入,这款游戏就会消亡,代理商所有的投入也将无法回收。此外,由于国内代理商离国外开发商太远,技术支持不到位,服务往往得不到保障。网络游戏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后期的运营和维护,技术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运营模式不合理,很难保证游戏的运营和维护能得到优质的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应立足于本地化开发、代理和运营,要形成自主、完整的产业链。

  原始出处:http://www.hnii.gov.cn/itlt1.asp?theid=1513

  图2001-2008年中国网络/PC/手机游戏市场规模统计

  该图表为2001-2008年中国各类别游戏(在线游戏、个人电脑及移动手持终端设备)市场规模统计状况比较。并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8月1日]

  网络游戏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软件,是新型的休闲娱乐方式。游戏软件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同影视、音乐等并驾齐驱的全球最重要的娱乐产业之一。目前,全球网络游戏产业已经显露出巨大价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2年全球网络游戏的规模达到60亿美元,年增长率在30%左右;亚太地区也达到55.1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2003年全球网络游戏产业规模达到70多亿美元,占整个游戏市场规模的24.7%。其中美国的网络游戏产业规模达到2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3%;全球主要游戏开发公司大多集中在美国,北美大约有4000万网络游戏用户。欧洲发展很快,预计2010年将取代北美成为最大市场。韩国可谓“后起之秀”,近年发展很快,占据亚太半壁江山,并大步进入中国,网络游戏规模达到20亿美元。日本主要偏重于“拇指文化”,开发了大量手机游戏。目前,索尼、任天堂和微软公司是全球前三大网络游戏厂商,2003财年收入分别为82.2、46.2和24.5亿美元。

  目前,全球网络游戏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游戏开发(应用软件)、运营和渠道为主体,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吧、游戏机以及电影、出版、展览等多行业共同发展的庞大产业体系,正在打造着完整的互联网产业链。

  原始出处:http://www.hnii.gov.cn/itlt1.asp?theid=1513

08.01

  图2005-2015年中国乳品消费需求量预测

  该图表为2005年、2010年与2015年中国乳品总体及城镇和农村消费需求量预测状况的比较。并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7月29日]

  我国乳品消费呈增长趋势,2005-2015年我国乳品消费需求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根据模型,2015年乳品消费总量达到2501.5万吨,是2001年乳品消费量的2.5倍,年均增长率为6.83%;人均消费量为17.87千克,是2001年的2.23倍,年均增长率为6.1%。

  1.引起消费总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长和营养结构改善。另外,正在实施的学生奶计划对改变乳品消费习惯、培养未来消费人群基础和增长乳品消费量将起来到积极作用。

  2.城乡乳品消费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在过去几年间,城镇居民奶品消费与农村居民乳品消费的差距一直保持在9-10倍左右。据表10.4所示,这种差距在未来15年间会更加明显。

  3.乳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产品品种趋向多样化,乳品消费市场将进一步细分。液体乳制品将是未来乳品消费的主流,酸乳作为一种新兴和保健食品,市场增长也会较快,而乳粉消费量总量将略有增长,但比重将下降,预计到2005年,乳粉消费占整个乳品消费比重将降低至30%左右。2004年乳品行业投资分析报告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128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4.乳品消费增长受国家宏观经济、人民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习惯的改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消费需求的增加将是一个缓慢

  提升的过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国际对乳品消费量的统计口径是以乳品消耗的原奶量来计算的,发达国家日常消费的干酪、奶油需消耗7-8倍原奶,我国乳品消费以液体奶为主,没有食用干酪的习惯,因此原奶的耗用量相对不大,这就要求在进行我国乳品消费需求预测时不能同世界人均水平的100千克简单相比,需结合我国的国情确定一个合理的消费水平预期,这个水平大致为40-50千克左右。

  原始出处:www.dairy.org.tw/-15k

  图2005-2015年中国乳品人均消费水平预测

  该图表为2005年、2010年与2015年中国乳品总体人均、城镇人均及农村人均消费水平预测状况比较。并就相关行业问题作了简短的分析说明。[本图表制作于2005年7月29日]

  我国乳品消费呈增长趋势,2005-2015年我国乳品消费需求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根据模型,2015年乳品消费总量达到2501.5万吨,是2001年乳品消费量的2.5倍,年均增长率为6.83%;人均消费量为17.87千克,是2001年的2.23倍,年均增长率为6.1%。

  1.引起消费总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长和营养结构改善。另外,正在实施的学生奶计划对改变乳品消费习惯、培养未来消费人群基础和增长乳品消费量将起来到积极作用。

  2.城乡乳品消费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在过去几年间,城镇居民奶品消费与农村居民乳品消费的差距一直保持在9-10倍左右。据表10.4所示,这种差距在未来15年间会更加明显。

  3.乳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产品品种趋向多样化,乳品消费市场将进一步细分。液体乳制品将是未来乳品消费的主流,酸乳作为一种新兴和保健食品,市场增长也会较快,而乳粉消费量总量将略有增长,但比重将下降,预计到2005年,乳粉消费占整个乳品消费比重将降低至30%左右。2004年乳品行业投资分析报告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128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4.乳品消费增长受国家宏观经济、人民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习惯的改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消费需求的增加将是一个缓慢提升的过程。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国际对乳品消费量的统计口径是以乳品消耗的原奶量来计算的,发达国家日常消费的干酪、奶油需消耗7-8倍原奶,我国乳品消费以液体奶为主,没有食用干酪的习惯,因此原奶的耗用量相对不大,这就要求在进行我国乳品消费需求预测时不能同世界人均水平的100千克简单相比,需结合我

  国的国情确定一个合理的消费水平预期,这个水平大致为40-50千克左右。

  原始出处:www.dairy.org.tw/-15k

行业分类

免费报告搜索
关键字: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