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业的第三利润源--物流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家电
调查机构:中国行业咨询网
报告来源:中国行业咨询网
报告内容:
中国家电业的发展翻天覆地。从20年前的极度供不应求到今日的严重产能过剩,利润从暴利到微利直至部分亏损,产品从简单划一到丰富多样,其变化速度之快、波及面之广、竞争之惨烈,无不令人始料未及。
细分家电产品,其范围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类的电视、冰箱、CD/DVD机、空调、洗衣机、吸尘器、音响、风扇、抽油烟机等,以及消费电子类的摄像机、收音机、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各类数码产品等。家电配套物流服务主要是仓储、同城配送以及从制造商到零售商的配送物流。家电类产品由于其特定的技术性、时效性,决定了其物流的特征:价值密度高,库存期不长,流通速度高,搬运、仓储整齐,物流量大,外包比例较高。同时,由于其市场空间较大、附加服务多,也是第三方物流的目标市场。
改革势在必行
专业人士认为,家电企业竞争激烈使得利润趋薄,不少家电企业都开始重视供应链的整合,家电物流已经被放在战略的高度来考虑。我国家电企业的竞争策略一直是以价格战为主,在原材料和经营成本再难压缩的情况下,家电生产企业开始寄希望于号称“第三利润源”的物流业,他们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物流费用的降低上。目前,我国家电企业的物流体系主要有自建和与专业物流公司合作两种模式,大体上仍以供货方物流为主。
据统计,家电业流通成本占总成本的30%~40%,而发达国家物流产业产值仅占GDP的10%。高昂的流通费用压得厂商喘不过气来,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现状,家电厂商纷纷联合渠道商建立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于一体的家电生产、流通、消费的新型家电供应链体系来降价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家电企业改革物流运作模式已是“箭在弦上”,其由四个变化决定:
首先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家用电器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从单一功能产品设备演变至高科技、适用型需求。这就要求家电企业必须根据消费者需要快速反应,并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家电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也必然给市场、制造、物流这三个环节带来巨大的挑战。
其二是产品与技术的同质化。家电类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科技含量与质量上的差别越来越不明显,同质竞争趋势变成主旋律。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直接导致竞争的恶性化趋势,家电产品价位多年来降势不绝,生产企业的获利能力普遍下降,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通过物流的变革,使得成本优势占先,提供差异化服务,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其三是家电销售渠道的多元化。目前我国家电销售渠道及构成比例约为:电器专营店46%、百货商场20%、家电专业连锁店18%、品牌专卖店12%以及少量的综合性连锁店等其他模式。多元化的销售业态,需要不同的采购策略,不同的物流服务导致产品流向、流量的复杂化,老式的物流运作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部分自营物流的家电企业实施自我服务也限制了家电产品物流的高效、专业、良性发展的步伐。
最后,由于科技发展迅猛,家电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生产和技术周期的缩短,要求家电供应链各个环节必须反应迅速、行动灵活、协调合作,以此提升企业竞争力。并要求建立管理与渠道的对接,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宏观控制和实时反应。这也对家电行业的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物流改革是大势所趋。
呼唤第三方物流
在这些变化带来的压力下,中国家电物流市场将逐渐向第三方物流过渡。同时,其推动因素还有政策环境,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对第三方物流大力支持,刺激其快速发展。同时,向中国转移制造部分的外资企业也会带来先进的发展经验,他们认为一个长期良好合作的物流供应商是必不可缺的,通常会选择物流外包来降低供应链成本。
目前,家电及消费电子行业已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主要行业之一,但尚不成熟。事实上,家电物流蛋糕虽大,却并不容易吃。
有数据显示目前家电企业每年都要缩减3%~5%的物流开支,试图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强纯利。这部分成本压力一般都被转嫁到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渠道终端,许多经营家电物流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都在替生产企业分担压力。事实上,对于家电企业来说,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减少部分消耗,但从长期来看,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行业物流服务的保质保量。家电企业对供应链和第三方物流的认识不足,导致在某种程度上流通和营销成本仍然很高。
经过长期的发展,家电物流基本有了成熟的运作模式。但是当前家电物流的第三方运作程度还不到位,存在不少的障碍。许多家电企业拥有自己的物流业务。据统计,目前约78%的家电生产企业有自己的车队,75%具备仓储设施和能力,35%拥有自动化机械化装卸设备,还有3%有铁路专线。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依靠第三方物流意味着将面临资产的闲置、浪费、出售问题以及必须大量地裁掉相关工作人员。同时,家电生产企业对第三方物流认识不够、信心不足,对于开展物流外包是否能降低成本、获得优质服务存在怀疑心态。此外,从家电物流供应商的角度看,他们大都希望改善物流发展的环境。其中,国内的物流企业普遍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物流人才;国际物流供应商认为政策限制是主要问题。
对于家电生产企业来说,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降低库存,这也是物流变化的趋势。同时,现代化的物流服务要求其从业人员不仅要懂得仓储和运输,还要掌握先进的信息化知识,了解供应链管理、区域配送等知识。这个团队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单凭生产企业内部的人力必然不堪重负。
事实上,为了打造家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非核心业务——物流业务就应该外包。第三方物流服务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企业降低成本,支持企业的销售,使企业轻装上阵,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产品研发和新渠道建设上,并快速满足客户的各种不同需求,从而提高服务水平。
加速供应链整合步伐
中国家电行业已突破单一专业化,进入多元化发展,家电市场的单品类竞争和品牌整合已基本完成。目前家电产品在城市日趋饱和,增长前景在广阔的农村腹地。物流业需要配合家电企业,覆盖尽可能多的目标市场。但是在现在扭曲的运输价格体系下,物流企业的压力相当大,很多家电物流企业日子并不好过。
大部分家电生产企业的竞争重点都是产品、价格、服务、营销。价格竞争的结果使得企业的利润不断减少,营销费用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整个家电业的物流成本少得可怜。家电企业想降低营销成本,便一味地将物流费用压力转嫁给第三方。国内企业选择物流供应商时,着眼点往往是低价,运价一压再压,使物流企业很难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但事实上,一个好的供应链系统创造得效益远远超过这些眼前利益。
同时,由于家电企业单纯地追逐“利润最大化”,而非“共享物流平台”的心理,缺乏对自身供应链进行合理管理和整合,将会导致物流服务质量的下降。长此以往,必将造成客户的流失。
在现代社会中,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制造企业更是如此。企业产品在社会上能否以合理高效的方式流通起来,已成为左右企业命运的关键环节。家电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要求每个企业顺应时代发展,并相应作出调整,构建真正合适自己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专家介绍,只有打破区域、行业限制,迅速在国内建成覆盖全国的家电流通业的供应链,结成产销联盟,用信息技术实现“无缝链接”,才能真正地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在家电物流市场运作上构建高效、实用、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将是中国家电业在面对恶性竞争和行业亏损困境下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突围,也将成为中国未来家电流通的主渠道。整体供应链将使多个家电生产企业共用一个物流中心和供应链,避免生产企业分别建立各自的物流中心造成的资源、人力、资金的浪费。
总而言之,随着全国性乃至全球性品牌家电的形成,以及连锁家电企业的区域型、全国型销售网络的建立,所有的家电企业都不可能永远采用自营物流的运作模式。家电物流中的第三方物流、物流外包将从暂露头角发展到大放光彩。这也是家电企业提高自身经营效率、更加专注于产品研发和技术换代、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