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距离百姓还有点远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社会问题研究
调查机构:零点数据
报告来源:零点数据
报告内容:
“出国热”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社会现象,常常被人提起。有多少人真正出国留学过?都是什么样的人出国留学?一定要出国吗?零点调查&指标数据最新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出国留学总体比例仍然较小,留学主体仍偏向于高收入高学历的“双高”家庭;对于留学新方式——在国内就读国内机构和国外机构合作办学的课程并获取国外学位这一方式,老百姓认为是有利有弊。
本次调查于2006年4月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天津、西安、大连、三亚、杭州、重庆、南京、厦门、宁波、桂林、青岛、深圳、苏州、珠海和昆明20个城市的2553名18至60岁的常住居民进行的入户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2.98%。
出国留学总体比例仍较小,且主要集中在“双高”家庭
在所有被访者中,尽管有出国打算的人数比例达到了5.6%,但仅有0.4%者出国留学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无论是实际出国留过学者还是有出国留学计划者,均主要集中于高收入、高学历的“双高”家庭中。
事实上,出国留学,仍然需要高额花费,除去少数人能获得全额奖学金以外,大部分留学者都是自费出国。国外的消费仍然远远高于国内。高额花费这一门槛阻挡了大部分居民的出国愿望,导致真正出去的人少之又少。学历越高,对于出国留学的认可度和渴望接受国外教育的渴求度也越高,同时对于出国留学的认识更多,无论是出国前的准备还是出国后的方向,高学历家庭都比低学历家庭了解得更多,所以也更倾向于让家人出国留学。
留学新方式――在国内就读国内外合作办学课程,有利有弊
一定要出国留学吗?实在出不去怎么办?留学的新方式――在中国就读国外和国内合作办学的学位课程,最后取得国外学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各大院校都不断涌现。
调查表明,近半数居民认为该种办学方式非常好,但同时也有部分居民不太认同。具体看来,41.1%的城市居民认为就读这样的国内外合作办学课程不仅能获得国外学位,还能快速提升外语水平,因此是一种较为不错的方式。25.5%的人认为就读这样的课程既能了解中国国情,又能掌握先进技术,求职时更具优势。23.4%的人认为这样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外证书,免去了出国留学的高额花费。同时,仍有部分人认为:不是真正在国外留学,生活环境和氛围都无法与国外相比,学生们无法拥有国外的生活经历,获取资源的方式也较有限,还是出国留学更好。其中,有27.7%的人认为出国的经历很重要,21.3%的人认为求职时企业更认国外牌子,14.9%的人认为合作课程仅是复制了国外书本知识,9.9%的人认为课程太少而且质量参差不齐。
出国留学,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越来越热。实际调查结果显示仍只有少数人真正留学过。高额的花费、签证困难、环境不适应、语言障碍都是留学的困难。要出国留学,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目标。不要一味盲目跟风,为了所谓的洋文凭而出去。学不到一技之长和过人之处,即使“海归”,也同样可能找不到好工作。反过来,在国内就读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学到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同时还能节省大笔花费,投入回报率相对较高,不失为一种好的留学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