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广州应届毕业生希望在机关或事业单位任职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社会问题
调查地点:广州
调查机构:零点数据
报告来源:零点数据
报告内容:
就业是人生的关键点之一,而我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是众所周知的事实。200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们在择业的过程中,最希望去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单位?能够接受的第一份工作的最低薪水又是多少?为了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广州新快报委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广州分公司对广州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近四成受访的广州应届毕业生希望去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其次分别是三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仅有4.1%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能直接创业;在不打算创业的毕业生群体中,47.1%的本科毕业生愿意接受最低薪金在1501元至2000元的工作。
机关或事业单位成为毕业生最希望去的工作单位
现实中,毕业生的工作需求是那些工作稳定、收入高、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好,个人升迁发展前景好的工作岗位。因此,科研机构、党政机关的职业就成为诸多毕业生最理想的就业选择。本次调查发现将近四成的受访应届毕业生希望能够进入机关或事业单位任职,23.7%希望在三资企业中工作。
近五成应届本科毕业生能接受1500元-2000元的最低薪金
收入是反映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近五年来,我国每年高校的毕业生由2000年的107万,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338万,再到今年的413万。在这个人才市场双向择业时代,这种结构性的人才过剩给了用人单位充分的选择余地。大学生第一工作的起薪最终还得看市场供求关系,而市场供求关系既包括人才数量的供求,也包括人才质量的供求。如果大学教育在专业设置、培养层次、教学内容上存在与市场需要脱节的现象,一些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拥有的能力不能与社会需求一致,当然就只能起薪低。在本次调查中,毕业生对自己能够接受的第一份工作的最低薪水进行了估计。46.6%的硕士研究生能够接受2001元至4000元的最低薪金范围,47.1%的本科生能够接受1501元至2000元的最低薪金范围,而37.1%的大专生能够接受1001-1500元的最低薪金。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教育已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以往,“大学生是天之娇子”、是“人上人”的观念应当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观念中予以消除,毕业生对社会、人生需要有一个客观的理解和认识,对现实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同时社会、学校、家庭也要为毕业生提供具有广泛内容的系列指导,例如国外及港台地区的就业状况,这样才能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提供更广阔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