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吃”得放心吗?有点提心吊胆!
报告出处:零点 发布日期:2008年03月19日 14:40
我国是一个食品药品生产大国,也是一个食品药品消费大国,食品药品的安全性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向来受到社会和国家的普遍关注。然而,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却屡屡发生,各大媒体先后曝光了一系列伪劣食品药品害人事件,“苏丹红”、“黑心奶”等事件让人触目惊心,食品安全再度敲响警钟。 “让民众‘吃’得放心”已成为有关部门不得不重视的问题。那么,现在大众群体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性态度和评价到底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有关的调查和分析。
本次调查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7个城市,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辽宁辽阳灯塔、河北石家庄辛集、湖南岳阳临湘、四川成都彭州、陕西咸阳兴平7个小城镇及浙江宁波象山、山东临沂沂南、广东湛江遂溪、湖南湘潭、江西九江星子、安徽安庆太湖、山西朔州山阴、四川成都郫县、陕西宝鸡岐山、贵州安顺普定10个农村的共3715名18-60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访问,其中城市居民1487人、小城镇居民915人、农村居民1313人。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0.98%。
城乡居民高度关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新近公布的《2007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表明,在2007年,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被公众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榜单中,城镇居民将其排在第三位,位于物价上涨、住房改革和房价问题之后,而处于医疗改革和医疗费用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下岗就业等问题之前。农村居民将其置于第二位,仅次于对于物价上涨问题的关注程度。
附表 2007年城乡居民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比较(%)
注:表中数据为关注率,按照限选三项的答法计算得出,仅列出提及率前6位的社会问题。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7年零点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
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008年1月8日在成都召开的第三届公共服务评价国际研讨会上发布的《2007年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在100分制下,居民对餐饮卫生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的评价分值分别为:56.1分、55.4分和54.5分,均低于60分,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对购买药品安全的评价得分最低。具体而言,48.4%的受访者对在外进餐(包括饭店、餐馆和快餐店等)时的卫生问题表示比较或非常担心,49.0%的受访者表示在购买食品时(包括蔬菜、肉类和各种包装食品等)时对食品安全比较或非常担心,表示在购买药品(包括医院、药店和诊所等)比较或非常担心的比例为50.8%,超过半数。由此可见,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研究人员认为,2007年城乡居民对于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一方面是受到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案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当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堪忧现状的反应。
附图 居民对食品药品安全评价比较(分)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7年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
保证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刻不容缓
在城乡比较中,城镇与农村居民对食品与药品安全评价差异较大。城镇在各个方面都领先于农村,尤其是在进餐卫生安全方面,城镇(70.5分)得分超出农村(47.2分)20分以上。农村成为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中的薄弱环节,亟需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保证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安全。
附图 城乡居民对食品药品安全评价比较(分)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7年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生活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对政府有关部门来说,如果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企业和商家们的行业约束或是道德自律不足以带给普通百姓安全的食品和药品,那么,政府的监督管理将是保证食品药品安全的最重要也是最后的防线。政府既要做好食品药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质量监管,更要对于食品和药品分别设置统一完善的高质量标准。另外,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在农村地区更要加大力度,以确保广大农村居民的饮食用药安全。对消费者自身而言,我们也需要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支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尽量从安全可靠的渠道购买食品药品,同时还需要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时刻擦亮眼睛,让伪劣食品药品越来越难生存。
本次调查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7个城市,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辽宁辽阳灯塔、河北石家庄辛集、湖南岳阳临湘、四川成都彭州、陕西咸阳兴平7个小城镇及浙江宁波象山、山东临沂沂南、广东湛江遂溪、湖南湘潭、江西九江星子、安徽安庆太湖、山西朔州山阴、四川成都郫县、陕西宝鸡岐山、贵州安顺普定10个农村的共3715名18-60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访问,其中城市居民1487人、小城镇居民915人、农村居民1313人。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0.98%。
城乡居民高度关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新近公布的《2007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表明,在2007年,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被公众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榜单中,城镇居民将其排在第三位,位于物价上涨、住房改革和房价问题之后,而处于医疗改革和医疗费用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下岗就业等问题之前。农村居民将其置于第二位,仅次于对于物价上涨问题的关注程度。
附表 2007年城乡居民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比较(%)
![]() |
注:表中数据为关注率,按照限选三项的答法计算得出,仅列出提及率前6位的社会问题。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7年零点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
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008年1月8日在成都召开的第三届公共服务评价国际研讨会上发布的《2007年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在100分制下,居民对餐饮卫生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的评价分值分别为:56.1分、55.4分和54.5分,均低于60分,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对购买药品安全的评价得分最低。具体而言,48.4%的受访者对在外进餐(包括饭店、餐馆和快餐店等)时的卫生问题表示比较或非常担心,49.0%的受访者表示在购买食品时(包括蔬菜、肉类和各种包装食品等)时对食品安全比较或非常担心,表示在购买药品(包括医院、药店和诊所等)比较或非常担心的比例为50.8%,超过半数。由此可见,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研究人员认为,2007年城乡居民对于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一方面是受到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案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当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堪忧现状的反应。
附图 居民对食品药品安全评价比较(分)
![]() |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7年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
保证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刻不容缓
在城乡比较中,城镇与农村居民对食品与药品安全评价差异较大。城镇在各个方面都领先于农村,尤其是在进餐卫生安全方面,城镇(70.5分)得分超出农村(47.2分)20分以上。农村成为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中的薄弱环节,亟需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保证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安全。
附图 城乡居民对食品药品安全评价比较(分)
![]() |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7年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生活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对政府有关部门来说,如果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企业和商家们的行业约束或是道德自律不足以带给普通百姓安全的食品和药品,那么,政府的监督管理将是保证食品药品安全的最重要也是最后的防线。政府既要做好食品药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质量监管,更要对于食品和药品分别设置统一完善的高质量标准。另外,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在农村地区更要加大力度,以确保广大农村居民的饮食用药安全。对消费者自身而言,我们也需要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支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尽量从安全可靠的渠道购买食品药品,同时还需要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时刻擦亮眼睛,让伪劣食品药品越来越难生存。
网友评论 | 更多... |
欢迎游客发表评论,请在框内输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