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史:已悄然走过30年
经过近30余年的发展,中国民办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到目前已经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民办教育体系。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今,民办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发展期(1978—1991),数量繁荣期(1992—1996),控制发展期(1997—2002),规范提高期(2002—现在)。
第一阶段,1978年—1991年
中国民办教育恢复并延续了1953年以前中国私立教育的办学传统,民间人士和民间资本开始进入教育领域,最初以非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为主,具有自发性和演进性。1984年3月诞生了全国第一家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公助体制的民办高校——北京海淀走读大学。从此,中国的非学历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85年,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机构已发展到170所,在校生、注册生达100余万人。中国民办教育从零起步,在并不理想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中艰难地获得生存和发展。
第二阶段,1992年—1996年
中国民办教育进入到发展的转折阶段,学历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民间办学”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当中前所未有的热点之一。从1992年到1995年间,全国新增民办高等教育机构800余所。到1996年底,全国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学校21所,在校学生1.4万人;高等教育文凭考试试点机构89所,在校学生5.1万人;其他不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109所,在校学生108万人。
第三阶段,1997年—2002年
在此期间,中国民办教育进入依法办学、依法治理、依法行政阶段。政府严格控制民办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规模。中国民办教育的政策法规也逐步健全,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标志着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了新的阶段。2002年,中国民办普通高等教育机构1202所,注册学生140.35万人。
第四阶段,2002年—现在
中国民办教育进入规范提高时期,学历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无论是普通高校数量、办学层次、办学条件,还是在校生人数、教职工人数,均逐年增长,并且达到了历史的新水平。中国各民办学校的办学活动进一步规范,人才培养水平也进一步提高,涌现出一些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优良、综合实力雄厚、办学质量良好、发展前景广阔、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的民办教育机构。
二、中国民办教育产业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根据中国教育体制特点及办学性质,DHD教育咨询团队将中国民办教育行业细分为民办学前早期教育、民办基础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三类。
众所周知,民办教育发展的关键是相关教育政策的支持力度。国家政策规定,投资民办教育除去办学成本,还要留足备用发展资金及一些相关开支后才可以获取一部分回报。而对于投资民办教育尤其是投资民办大学需要大量资金和相关资源,同时回报周期也较慢,从投资方来看,办校的建设资金多数是分期投入,滚动发展,学校不可能在短期内做大做强,难以产生规模效应,这就导致中国整体民办教育市场混乱无章的格局。
然而,民办教育作为对公办教育教学资源的有利补充,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成果。根据社会经济及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民办教育将进入多元化的发展时代。
一、办学和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度会逐步提高。今后政府对民办学校管理的法制化程度会加强,民办学校自身的规范化管理也会逐步提高。
二、品牌意识提高。教育市场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民办教育机构越来越多的重视专业品牌和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民办教育规模格局会发生改变。现有的民办学校通过并购或者其他形式进行重组,组建成规模大、实力强的民办教育机构。同时,通过资本运作拓宽投融资渠道,包括引进企业和外来资本参与中国民办教育的投入。
四、形成各类民办教学多样化格局的趋势。中国民办教育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行业集中度提高,形成从学前到高等系统化的民办教育体系。
通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民办教育逐步走向成熟。无论是在市场规范还是教学机构发展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经验,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中国教育的完全开放,民办教育即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