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3see网首页  >>  免费报告
“山寨”现象大行其道 搅动消费电子业
报告出处:经济参考报  发布日期:2008年10月16日 10:33
  “山寨”数码相机、“山寨”平板电视、“山寨”笔记本电脑……一股强劲的“山寨”之风已经从手机行业刮向了整个消费电子领域。“山寨”产品在利用其低价优势打动消费者和冲击行业市场的同时,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也受到了诟病。业内人士呼吁,应该对“山寨”产品加强市场监管,引导其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山寨”现象大行其道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不同领域。这种现象的另一方面则是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争议。

  越来越多的“山寨”产品已经悄然被人们接受。一位消费者陈先生告诉记者,尽管“山寨”手机质量和售后服务比不上品牌手机,但它也有不少好处,比如功能齐全,外观大气,而且价格也便宜。“现在手机更新换代太快,买太好的不值得,综合权衡之下,我还是决定买一款这样的手机。”陈先生说。

  “山寨”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到底是什么位置?某网站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对“山寨”持中立态度的网民占到了约五成,赞成“山寨”的占到三成,有大约两成的网民投了反对票。持反对意见的网民对“山寨”的质量表示不满,外观“盗版”行为,也是他们反对的原因之一,而“便宜、好用、功能齐全”则是赞同“山寨”的理由。

  记者在北京中关村电子市场看到,几乎每个柜台都有“山寨”机的身影。一位经销商拿出一款名叫Anycoll的“山寨”手机说,这是刚到不久的新产品,具有超大屏幕、电视功能、双摄像头、多媒体播放、双卡双待、MP4等功能,价格只需1000来元,比三星Anycall品牌机便宜2000多元。

  “山寨”现象带来什么

  “山寨”现象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受冲击最大的是手机行业。据统计,2007年,中国共生产手机5.48亿部,其中“山寨”机就有1.5亿部,几乎与国内市场手机总销量相当,它们掀起的市场冲击波,给国内品牌手机造成了很大影响。

  金立通信董事长刘立荣说:“‘山寨’机的出现无疑会加快行业市场洗牌,正规厂商在‘山寨’机的压力下,不仅要把价格做低,还要把质量、服务和品牌做得更好,这样才能撑下去,而能够撑下来也将成为真正可以持久的知名品牌。”

  实际上,被“山寨”机冲击得最为厉害的只是国产手机,以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为代表的外国一线品牌并没有被“山寨”机影响,“山寨”机的冲击目前尚无法动摇国外一线品牌的市场基础和消费忠诚度。

  而在平板电视、数码相机等行业,业内人士认为,“山寨”产品不太可能撼动市场主流品牌。TCL多媒体相关人士表示,平板电视的单价高,且并不像手机产品更新换代那么快,消费者花几千元买个“山寨”平板的可能性不大,传统显像管电视时代“山寨”企业就存在,但是最终的发展趋势证明他们难成气候。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成本较低,多数“山寨”平板的质量与正品有着明显的差异。

  海尔集团总工程师翟翌立表示,目前除了消费者了解到的屏幕瑕疵外,没有质量保证的“山寨”机其他组件也多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是所有“山寨”产品普遍面临的一个软肋。

  宽容还是取缔

   近日,记者在北京一家二手电器市场看到,不同尺寸的“山寨”平板陈列在柜台上,贴着各种中外正规平板电视品牌的商标,售价则仅为正规平板电视品牌的一半,过低的售价吸引了许多消费者驻足。

  有分析认为,“山寨”产品的热销不是偶然的。“山寨”产品的生产者、销售商、设计人员很懂市场,他们很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心理。他们推出的产品特点,比如外观新颖花哨、功能全、价格便宜等,正是很多消费者需要的。品牌厂商应该吸收“山寨”现象的可取之处。

  不过,对“山寨”产品是该封杀,还是宽容,仍然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反对者认为,质量低劣的“山寨”产品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侵害,其偷税漏税,没用正规的入网手续,对国家通信资源也是一种不正当的占用,同时,“山寨”产品还扰乱了电子产品市场,对市场正常发展非常不利。

  而有的观点则认为,“山寨”产品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和销售链,想彻底封杀是非常难的,应当对一些有能力的企业进行合理的扶持,使其走上正路,对没有能力的企业坚决取缔。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山寨”产品的出现给市场规范和行业监管带来一定麻烦,但它也符合一些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在“山寨”现象背后,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如果一棍子打死,将引发诸多经济、社会问题。因此,一方面应加强“山寨”产品的管理,严防违法“山寨”产品,另一方面也可考虑让“山寨”产品接受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返回】     【关闭
会员公司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