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3see网首页  >>  免费报告
关注高收入阶层的投资理财心理预期
报告出处:零点  发布日期:2008年10月29日 12:55
  08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震荡下跌趋势,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理财信心,而中国高收入阶层的投资理财行为一直起着“社会风向标”的作用,根据招商银行与北京零点前进策略咨询公司共同发布的最新一期金葵花理财指数报告,高收入阶层投资理财心理预期明显降低。

  高收入阶层的投资理财心理预期明显降低

  作为首个反映中国都市高收入群体投资理财行为趋向的金葵花理财指数,截至2008年,已经进行了六期跟踪监测。本期金葵花理财指数总得分是63.98,从1-6期金葵花理财指数长期变化来看,受到近期我国金融市场跌宕起伏的影响,与上期指数相比,本期指数略有下跌。从四个一级指标来看,除了理财支持能力指标有所提升外,另三个一级指标均有所下降,其中,理财工具综合认同程度下跌较明显,从上期的12.68下跌至本期的11.99,跌幅为5.44%。说明高收入阶层宏观经济持续看好,但评价较谨慎;专业投资理财能力不断提升,对理财市场服务感到较满意,但对整体收支变动预期表现出不乐观,对各种理财工具的表现感到不满意。进一步也表明,近期我国金融市场的震荡调整,并未对高收入阶层的收入、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严重挫伤了他们投资理财的信心,致使他们投资理财的心理预期明显降低。
  


  在投资理财工具实际操作上也显示出高收入阶层心理预期明显下降。与07年相比,高收入阶层虽对低风险稳收益理财工具(如银行理财产品、子女教育基金、保险等)收益水平预期略有提升,但高收入阶层对各种理财工具的预期投资理财人数比例全面呈下跌趋势,且最偏好的股票呈明显下降趋势,跌幅为11.69%;投资比重方面,虽然一些低风险稳收益理财工具的投资比重预期略有提高,但最受高收入阶层青睐的股票、基金和房地产却均呈下跌趋势;投资收益水平方面表现基本一致,股票和基金也呈现出下降趋势。说明高收入阶层对各种理财工具,尤其是较青睐的股票、基金和房地产三种理财工具的未来投资信心明显下降,即对它们的心理预期明显下跌。
  


  研究人员认为,高收入阶层心理预期明显降低固然与近期我国金融市场不景气有较大关系,但金融市场相关人士更应该看到,投资者尤其是高收入阶层心理预期的明显降低将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曹远征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08年上半年短短几个月,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企业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股价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只能说是心理因素的作用。因此,金融市场心理预期的改变应该引起金融市场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

  金融市场心理预期对金融市场影响较大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易纲分析1999年美国股市持续上涨时指出,从金融理论的角度看,金融市场的运行应以实体经济的运行为基础;但从市场操作的实践看,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对金融市场的实际运作起着更大的作用。1998年美国经济受到外围环境的较大影响,但美股全年仍然上升了1273点,升幅为16.1%,为连续第4年大幅上升。 尤其是第三季度尽管受到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冲击,股市出现暴跌,但美国风险投资仍然达到创纪录的37.7亿美元,股市的大波动并未影响风险投资行业竞争力的上升,高技术投资的长远回报信心超过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

  同时,金融主体行为有限理性的经济学分析也指出,造成金融资产价格具有较强波动性的主要原因应与金融领域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主体的心理预期有关。1936年,凯恩斯的“空中楼阁理论”表明:决定投资者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投资者是非理性的,投资者的行为是建立在所谓的“空中楼阁”之上的,证券的价格决定于投资者心理预期所形成的合力,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充满了“动物精神”。投机家索罗斯也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由资产内在价值决定的均衡价格,资产价格与交易行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交易行为对资产价格的单向决定,而是相互决定,中间的桥梁则是市场心理。很显然,心理预期影响着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影响着金融主体的未来行为。

  正确引导高收入阶层的心理预期

  高收入阶层受到专业投资理财能力不高的限制以及社会上存在的股市看跌舆论等因素的影响,其心理预期可能与市场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资深市场人士应健中分析中国股市时指出,中国股市的价值在跌势中已经显现,目前,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经降到了23倍,沪深300的平均市盈率已经降到了18倍,这个指标在国际股市上也属于低位,而且目前市盈率的指标已经接近三年前上证指数跌到998点时的水平,股票的物有所值是当今股市最大的利多。但在如此低的位置上将手中的筹码廉价抛出的投资者大有人在,高收入阶层也不例外。因此,研究人员认为,金融市场相关人士需要注意正确引导高收入阶层的心理预期。

  市场人士也已经注意到,从4月以来,已经在股市方面采取温和的恢复信心措施。一是政府各部门频频向市场吹风,大非解禁会受到制约,近日国资委李荣融正式表态,要支持股市发展,大非不会解禁;二是从博鳌论坛传出的对中国经济的判断令人鼓舞,樊纲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很好;三是成思危出面直接表示政府该救市的时候会救市等等。

  但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的李志林博士提醒,股市的危机从来就不是仅靠舆论就能扭转的,中国股市历次大底部的启动从来是靠舆论和强有力的利好政策相结合才得以实现的。同样,恢复金融市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也不能仅靠舆论,还需要与切实有力的政策相结合。如李志林教授提出的严厉惩罚“对倒违法”事件,成立平准基金等措施。

  研究人员认为,从目前股市表现来看,恢复投资信心应得到高度重视;同时,信心的恢复需要金融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管理层、上市公司、券商、媒体、中介机构、各类投资者等都责无旁贷。
返回】     【关闭
会员公司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