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3see网首页  >>  免费报告
农资“点对点”与农技“面对面”
报告出处:零点  发布日期:2008年11月25日 14:10
  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是率先在农村起步并取得突破的。30年前的农村改革,使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30年后,改革的车轮再次走到历史性的道路岔道口。小农经济下土地靠施肥、技术、良种来提高粮食产量已经到了极限,在提高农民的收入方面已难有余地,土地本身的问题就被认为是改革的关键。如何改革,有学者提出股田制,土地使用权可以流转,仿效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子。也有学者提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这在宁夏贺兰县洪广镇等地已有可借鉴的模式。然而有意思的是,无论是股田制还是合作制,或者其他模式,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在2008年11月22日于广州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公共服务评价国际研讨会上发布的《2008年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中针对农民、农资、农具、农技服务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只要土地可以规模化利用,未来农村就可能摆脱小农经济,走向大规模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农业产业升级在所难免。而农资供应和农技服务作为两个代表性农业支持产业,产业升级也就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

  农资供应可以“点对点”

  本次调查显示,对于在乡或村购买农资农具的方便性上,76.3%的农村受访者表示“比较方便”或者“非常方便”。这一比例不算低,但也不高。不算低,在于近几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资源改造农资供应体系,改善基础设施,加大了质量监督检查,农民朋友在农资购买上切实体会到相对以前的进步。不算高,在于购买的方便性只是一个方面。农资农具流通上一直受到农民朋友诟病的是能否方便地买到让人放心的种子、化肥、农药以及农具。近年来,以江苏红太阳集团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在农村大力发展农资超市,其模式之所以能够存活并逐步壮大,关键在于抓住了非连锁农资销售渠道由于假种子假化肥等事件导致的信用缺失,用一个统一形象统一采购的渠道的信用转移模式,以销售渠道的信用加强农民朋友对农资产品的信心。但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在集约化生产倾向下是值得探讨的。因为换一个角度可以想象,对于农资供应而言,当面对的是广阔的分散的农村市场,面对的是土地规模都不大导致用量都有限的用户,市场的分散使得需要更多的农资超市来满足需求。但单店开设成本的高昂,高素质的加盟商和店铺管理者的凤毛麟角,使得连锁超市赖以快速扩张的“加盟”法宝难以奏效。这必然影响到农资超市的扩张规模。因此对于一个三百户的村,供应商需要面对300户的零碎需求,要让所有农民满意,显然是不可能的任务。但如果300户农民拥有的土地,且不管何种方式形成规模集约化生产,那么供应商面对的可能就是10-20个客户,集中物流大大降低成本,其服务效率将大大提高,供应商甚至可以真正送货到田。农民在农资购买上不但更加方便,也更加有质量保障。因此,集约化生产后的农资销售模式,将有望逐渐升级为点对点模式。发达国家的农庄经济在农资供应上正是采用这种模式,甚至有的农庄形成更大的联合体,在农资采购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虽然全球正在经历由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但在现代农业上,西方农庄经济仍然可为我国的农资供应商在商业模式的前瞻性创新提供思考和借鉴。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8年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

  农技服务有望“面对面”

  相比农资供应的支持,农业技术服务一直是我国在过去30年赖以持续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工作。杂交水稻良种的推广被誉为提升中国农业产能的革命运动,农民朋友也从中受益匪浅。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化肥、技术、良种在提升效率方面已临近天花板。农技服务何去何从?《2008年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表明:累计有55%的受访村民表示乡(村)里“根本不提供农业科技服务”或“提供的服务比较有限”。这一数据并不代表有一半多的农村农技服务提供不足,但至少表明即使有农技服务,农民有接触或者认知的比例非常有限。

  目前的现状是,农技服务多作为政府送服务下乡工作的典型而见诸报端,散点状分布是当前农技服务的真实写照。我们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原因有三。一是农技服务对象,相对而言要求农民兄弟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农技辅导才能言及接受和理解。大量的年轻的受过教育的农民外出打工,留守的老弱群体成了农技服务的主体,谈服务普及和认知,显然勉为其难。二是农技服务的资源整合难,农技服务是系统的内容复杂的工作,同农资供应一样,农技服务有限的资源也只能支撑有限的农民接受辅导,加之内容复杂,在服务对象无法聚集的情况下,服务资源无整合的动力与价值。第三,投入产出低。当前的农技服务,在有限的土地规模下一些现代化耕种技术根本无法得以应用,即使使用,也不具有成本优势,使得农民朋友不愿意采用新的农业技术。这三个原因导致农民不愿意用,政府投入效益不高,形成恶性循环,农技服务就可能停留在口号层面。

  但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经营的出现,使得农技服务的内涵和外延都将面临变革,目前以散点状进行的农技服务,将有望“面对面”进行。比如食品安全高关注度使得绿色有机食品成为农业领域提升附加值的最炙手可热的领域。然而这个领域自2000年来一直难以形成规模,关键在于技术难普及,过于分散的农户理解技术水平不一导致难以形成标准化,有机食品从田头到餐桌全流程的管理也就难副其实。而规模化农业下,这一问题将变得简单。技术的普及不但可以从食品公司的全流程管理进行覆盖,甚至有限的复杂的农技辅导资源,也可以加以整合,从服务提供端和服务接受端分别整合成两个面,面对面的服务将极大提高农技服务的效率。以前是一个农技师培训单个农民,单个农民所接受的农技服务将来只能在其一亩三分地发挥效能,相比培训的对象是某个农庄的农民技术员,其覆盖的土地规模显然不可比拟。

  总之,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深入,农业产业化的升级不可避免。而“点对点”农资供应与“面对面”的农技服务,将有望成为事隔30年后的改革轮回中,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
返回】     【关闭
会员公司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